孫悟空行色匆匆地趕回六合界,但見高處薄霧如紗,輕逸飄蕩,一垛接一垛透藍的淡霧閑悠悠駕風而去。 低瞰群山疊障,林木蒼翠,江流玉帶,碧綠分明。 高眺鷹隼展翅,盤翔遛彎,彎嘴悍貌,掣爪可見,明眸虎視眈眈,伺機攫取,其欲逐逐。
孫悟空尋而不見袤渺和廣渺倆碧君,朝四方山呼喚起來,但見驚飛藏鳥,聽得是幽谷回聲,林嘯風鳴。
“大圣,勞駕你別呼了,那倆位上圣已別這而去,早已離開了六合界了。 ”山神從古松樹下走了出來,向?qū)O悟空獻上一籃鮮果,道:“大圣,你好生歇著,讓小仙伺候你!”
“有這等不講信用的。 ”孫悟空念叨著接過果盤,翻起來,抓一把杏仁,一顆接一顆投進嘴里,道:“說好等俺,轉(zhuǎn)身腳底就揩油了。 ”
“大圣,你走后不久,兩圣即便撤了奕,收了珠子,靜待時呢喃:觀棋的怎么不回? ”土地很定肯道:“大圣,恕小的多嘴,那倆位神圣等到桿影出圈,方才離開。 ”
孫悟空方才想起圈桿之事,走過去一看,但見桿影已溜出圈外一食指長了,自我責備道:“這仨崽子可真是誤事!“
孫悟空略沉思一下,問道:“可曾知道去了哪里? ”
山神道:“小神與那倆神圣不熟,且小神位卑名微,不敢越禮作非本份之事,躲在隱蔽之處,聽他們耳語罷了,后來聽說‘ 影子出圈了,觀棋的還不來,想必在那喝醉了,別等了,走吧!’,便無言語,待小神抬頭看時,倆神圣也不知去向了。 ”
孫悟空看著周邊茫茫的山野,道:“這八棧道去向如何? ”
土地從袖兜里拿出一幅畫,在孫悟空面前攤開,詳細介紹起來,道:“這里是羅經(jīng)山,有八門即八道,來龍去脈都有乾坤,明中隱暗,吉中藏兇,正逢空亡,兼避失得,彼現(xiàn)此隱,視無常勢,水無常形,道其玄虛,殊形詭制,每各異觀… …”
“好了,好了!這種磨嘴皮的俺聽都不聽,那些乾坤卜卦都是吹毛求疵,沒實事。 ”孫悟空不耐煩道:“生門在哪? ”
山神道:“正東方乃生門。 ”
“收了吧,你那寶貝要是讓不義之人見了,可不好呢!”孫悟空也不當回事,隨口調(diào)侃而矣。
山神對孫悟空沒有戒備之心道:“字跡是隱藏著的,不懂打開是看不到一個字的。”
“好!讓老孫開開眼界。 ”孫悟空被說得訣牖叩啟一門,漸生趣意,道:“慢作,慢作,待俺詳睹。 ”
山神輕擱細置乾坤龕,而后按步維慎地打開盤簾,直至盤中顯出清晰的字,才擺畢一番經(jīng)過。
孫悟空牢牢記在心里,口卻不在意道:“收了吧,這玩意縱使能束龍也無龍可縛,套鬼拴怪,鬼怪渾身清貧,也無利可圖,狗叼蟾蜍,狼叨蹄鐵——沒的用!沒的用!”
山神拾好乾坤龕,背在駝背上,道:“大圣請用果!”
孫悟空把果籃拋給山神,道:“唉 ,不管倆圣去哪?俺就走東方吧!”
山神雙從他拐杖上摘下三朵靈芝,送給孫悟空,道:“大圣,拿上吧,是小神一點心意。 ”
盛情難卻,孫悟空只得受了,而后從東邊離開六合界,兜了小半圈,然后望神都洛陽而來。
孫悟空自滅蝗一別神都洛陽,數(shù)十載聳聳肩就過了,但覺浮生苦短,世事跎蹉,也難得茍且逍遙,他踏云倚霧,閑暢悠然地駕馭著云步,并不時往下俯瞰,喜見山色黛綠幽美,他會放緩云步,欣賞起來。
孫悟空被眼下的丘陵風光吸引住了:漫山一遍紅色,香氣馥郁,鳥語婉轉(zhuǎn)動聽,氣色清新,一遍祥和的景象。
“哦一一” 孫悟空自嘆地笑起來,自言自語道:“這是壽山的家!壽山的高堂與師傅乃杵臼之交,壽山且又是師傅取的名號,這家子與師傅情宜貫牽,淵源之深,不日師傅問起,且何作答? ”
孫悟空歇下云步,順路走向紫荊花圍繞的房子,但見一個老人柱著拐杖,招著手也向他走來,老人身后緊隨著三個孩子,前一個孩子扯著老人的后衣裳,第二個孩子又扯著第一個孩子的后衣裳,第三個孩子又扯著第二個孩子的后衣裳,呼著“ 爺爺” ,童音悅耳清脆。
“大圣爺爺,大圣爺爺一一” 老人走不動了,往前邁著的腳在抖顫,掛著的拐棍緊緊攥在手中,斜撐地貼在胸前,另一只手向?qū)O悟空揮動著,招喚著。
孫悟空走過來,笑道:“你好個壽山呀,轉(zhuǎn)眼變成授三翁啦!”
壽山緩了口氣,笑著道:“大圣爺爺,俗人趨老了,轉(zhuǎn)眼白發(fā)滿頭,皺紋滿臉,走也快走不動了,可不容易盼到大圣爺爺來了。 ”
孫悟空也感到奇怪:授三怎么會知道俺來呢?遂問道:“哎 ,授三你能算出老孫今天來? ”
“不 、不、不!”授三指著西北面的山坳,道:“就是看到霧繞的那山谷,當年俗人出生時,俗人的家堂看到一朵大大的鮮花,發(fā)出璀璨閃爍的金光,俗人的家堂就去看個究竟,便扶回了玄奘大法師,俗人的名號也是玄奘大法師取的,可轉(zhuǎn)眼呀,歲月不饒人呀,俗人老了,心想平生要見上玄奘大法師已經(jīng)不可能了,要見上大圣爺爺還是有可能的,因此,貴人要來就一定是這個方向,常念也招緣啊,今天可見上大圣爺爺了,幸哉幸哉!”
“哈哈一一“孫悟空笑道,“原來是等緣!有緣也自然給等上了,授三啊,你可真有緣呀!”
授三挪著拐杖要下拜。
“俺老孫不挑禮,沒那么多講究,免了好!免了好!”孫悟空朝天擺手。
“孫兒,給你孫祖爺爺叩頭。 ”授三吩咐三個孫子拜見孫悟空。
三個小孩子扯著授三的衣服,眨著水靈靈的眼晴,膽怯地看著孫悟空,又看看他們壽山爺爺
“哎喲一一都是一個頭號,沒輩沒輩,免了吧!”孫悟空詼諧調(diào)侃道,“俺的孫頭也跑你家來了,好好好!”
授三笑著嘆道:“托蒼天賜福,托觀音菩薩眷顧,受惠之恩不可忘呀!”
孫悟空儼然熟客先進了門,便呼:“授三娘子,授三娘子!”
三個小孩子攙扶著授三隨后走進戶內(nèi),道:“今天是二月十九日,觀音菩薩華誕沐浴日,都上香去了。 ”
孫悟空掐起指頭,道:“好好!觀音菩薩會保佑你們平安吉祥!”
授三從一口大瓷缸中抱出一個壇子,道:“這是釀造了多年的楊梅酒,請大圣爺爺嘗嘗!”
孫悟空接過,打開蓋,聞一聞,把食指伸進壇中,醮起酒,伸出舌頭舔起來,眉頭一挑一挑的,這時清新的楊梅氣息彌漫開來,滲雜著一股醇香,“哧噗” 打起噴嚏來,接著端起壇子“ 咕咚,咕終” 地喝起來,而后道:“俺在月宮中喝過桂花酒,就沒這個味醇厚!”
“大圣爺爺喝吧!”授三翁祖孫四人看著孫悟空喝酒那副得意而滑稽的樣子,笑了。
突然,孫悟空擱下酒壇,道:“不得喝,不得喝!要留師傅喝的。 ”
授三又拿出二壇楊梅酒,道:“不知大圣爺爺愛酒,剩下兩壇都贈與大圣爺爺。 ”
孫悟空也不客氣,使個法子把沒曾飲的三壇楊梅酒都藏兜里。
這時,授三踏著凳子爬上神龕,孫悟空走過來攙扶著,一會兒,授三拿著一個紫紅色的盒子,慢慢地抽身下神龕,放到供案上,然后燒上三柱重,并點上兩盞燈,口中念叨一陣,便打開盒子上蠟封的蓋子,拿出一把紅色的綢緞,一層一層把綢緞掀揭開,而后雙手托給孫悟空,道:“大圣爺爺,可曾見過這顆佛珠? ”
“見過,見過,先前你曾給俺瞧過了。 ”孫悟空一邊接過佛珠,一邊攙扶授三道:“這是俺師傅的佛珠,細看有師傅的法號‘ 玄奘’ ,嵌鑲著金絲,是當年觀音菩薩點化師傅去西天佛祖處取經(jīng)時所贈的三寶之一!”
“這事沒曾聽說過。 ”授三有點愕然道,“當年家堂把玄奘法師背回來,俗人我也是剛出生不到二個時辰,后來玄奘法師就在寒舍住了半個月,臨別時從脖子上摘下這枚佛珠賠送給家堂,玄奘法師在辭別時一再叮囑,供著這枚佛珠可保一家安康。 后來家堂還說到玄奘法師還有一枚佛珠。 ”
孫悟空想:師傅果然是知恩圖報之人!道:“授三,你家許下的愿都如愿了嗎? ”
授三笑道:“本陸家是受惠于外戚黃家之人,略沾文墨,但不夠持家糊口,全丈外戚所眷賜,此亦是蒼天眷顧了,更有了佛珠的庇護,也不敢過于奢望,每次上香惟獨指望多添白丁,增房添口,五代單傳近百年,而今方才看到一代三白丁,心生安慰!”
“是好兆頭!”孫悟空不解其意,道:“這佛珠在你家好好的,為甚要還俺師傅? ”
授三道:“當年家堂向法師許了愿,子嗣不再單傳便還珠大師,現(xiàn)有三個男孫繞膝,就該還珠與玄奘法師,讓玄奘法師得個雙珠合璧,得個兩全其美吧!俗人我心無愧疚矣!”
“難得授三有心!俺代師傅收下。 ”孫悟空道,他看了一眼那三個男孩,笑著夸獎道:“好好好!”
授三道:“古來七十稀,俗人壽山也八十有二了,平生能還上佛珠,心中甚慰矣!更愿法師千祥萬吉, 諸事遂心順意,添壽無恙!”
孫悟空可真感動了,拿出三朵靈芝,道:“授山,這三顆千年靈芝就當俺師傅回贈你了。 ”
授三連連擺手推辭,道:“大圣爺爺,授三沒有奢圖之心,恕不能受,恕不能受,靈芝帶給玄奘法師吧。 ”
孫悟空想:授三竟這般純樸憨厚,要是佛祖早就笑納了,他拿起紅綢緞,包上一朵靈芝,那盒子也只能放下一朵靈芝,而后塞在授三手中。
授三趕忙拜謝,那三個孩子見到他們爺爺跪地叩頭,也趕忙跪下來,翁孫俯臉沉默,孫悟空看了看授三和三個孩子,道:“好 、好、好!”
接著,孫悟空嘆道:“授三,你這般謙讓,真是個善人呀!
授三道:“果種花,花結果,須知福至有因,不妄侈圖,家堂際遇了玄奘法師,祥瑞迭生,教俗人我平生獨寐寤言,永矢弗諼。 ”
孫悟空可真是欽佩眼前這位耄耋老人,被他淳厚的稟性,慎身修永,樹德懦立所感動,便道:“授三,似你這般憨厚淳樸,對后人有甚指望? ”
“科舉提名,營商謀利,可要幾多修繕,緣來天注定,夢圖之事實不奢求。 ”授三道,“后輩要是有一位能傳承文德之人就是俗人壽山所希望的。 ”
孫悟空的目光恰好與授三仰望的目光交織在一起,孫悟空看到授三真摯的期盼,便道:“授三呵,文人是一苦差呀,欲少多勞,名淡利薄,說不準也孤僻寡歡,玉燭青燈,也好一一俺為你求一求,也得看看文昌星君是否關照予你了,但求多福。 ”
授三再拜,道:“讓后人修行便是!”
孫悟空點點頭,悄然出門而去。
授三伏首在地,因為心中惴著許諾,聽不到大圣爺爺?shù)穆曇舳桓姨ь^。
授三的三個孫子也象它爺爺一樣跪在地上,俯首視膝。
不知過了多久,授三的家人回來了,看到眼前的情景,扶起授三公細問其因,授三公道出孫悟空大圣爺爺來到家中,三個孫子也印證了詳情,舉家點燭燒香化錢,輪番拜之又拜,到傍晚方歇。
授三公看著絢麗的晚霞,不知孫悟空大圣爺爺何處去了,似乎盼望著下一次的邂逅。
且說孫悟空悄然辭別授三而去,路上他呢呢喃喃的:好個授三,要“ 壽” 、要 “財 ”、 要“ 官” 俺都可以為他求現(xiàn),偏偏討個“ 文郎” 窮酸酸的,唉——蔥蒜香芹各自所愛,俺也求求便罷。
“大圣,真巧呢,又遇上了大圣。 ”
孫悟空方才抬頭看到了迎面而來的屠馘和刎馘倆刑司,他倆各自提著綁妖繩,繩子上綁著一個血淋淋的雞頭,雞眼凄瞇,雞嘴還掙扎地張開,似乎在控訴。
孫悟空方才醒悟,心傾刻般墜落,憐惜地嘆道:“原來你倆使君是辦這等好差!”
屠馘和刎馘兩刑司道:“兩畜乘受寵之時,沉緬美色,忘了根本,小的受玉帝差遣來取其三魂七魄,性命尚可延緩九十九天,到第九十九天真身方才遭遇戕殺。 ”
“這么說,則天大帝與倆翰還有九十九天的緣份了?!”孫悟空唏噓道,“玉帝老兒挺眷顧人呵!”
屠馘和刎馘兩刑司得意道:“且饒恕時當饒恕,此遵‘ 理可循,罰有道’ 罷了。 ”
“事可循章,呵呵——這趟功夫你倆好辛苦啊!天庭會重重嘉獎的。 ”孫悟空話中有話道,“當差的沒個不是沖著功勛而趕三分早的,撈榮釣耀乃情理之中,循規(guī)又何嘗不重要?別忘了午時三刻方是剁宰之時,今將臨酉,你倆行事之時必在未申,二畜殯天也將轉(zhuǎn)世,必與你倆結梁子,毀情乃彌深之仇怨??上Я艘灰欢缭滓惨竭m合時宜,方合天意!”
兩刑司臉色蒼白,神情驚恐,面面相覷,唇邊泛起陣陣抽搐,欲說無辭,手上提著的雞冠分量似乎沉了起來。
孫悟空說罷,轉(zhuǎn)身頭也不回地走了。
“大圣說得在理啊,應該待到明天午時三刻,剁宰方才是最佳的時刻。 ”屠馘和刎馘倆刑司相互指責起來,推卸責任,以圖解脫。
孫悟空趕到神都洛陽,街市依舊熱鬧繁華,反而到處張燈結彩,鼓樂聲平,一派節(jié)日的景象。
孫悟空心中慶幸:神都不因天庭剁了赤冠翰和朱冠翰倆公孫而混亂,沒有人心躁動的跡象,但覺似乎也剁得合理,不是想象的那般糟糕。
投親一一孫悟空自然先到玉華寺,他一眼看到牡丹仙子在園圃中打盹,懶洋洋地沐浴著和煦的陽光,好舒坦呢!
孫悟空撥了二根毫毛,變成兩只綠頭蝗蟲,游弋在牡丹仙子的鼻尖上、眉宇間、耳廊邊和發(fā)髻上,挑逗騷擾起來。但見牡丹仙子輕挑眉頭,悄悄地從袖口掏出一把扇子,朝蝗蟲狠狠地抽起來,蝗蟲卻沾在扇子上,讓她如何晃扇也甩不掉,也許是過分使勁抽得累了,靜靜地樹起扇,端詳起來,二只蝗蟲也朝她轉(zhuǎn)悠著突兀的眼球,盯著她水靈靈的眼睛,她把右手的食指伸到嘴里,鉤出一指頭唾沫,慢慢地伸向一只蝗蟲,“嗖 ”地變成一根白雜黃的毫毛,她把扇子甩掉,急匆匆地站起來,吆喝道:“哪只雜毛猴找抽了,拔毛來耍老姑,竟瞎弄手段。 ”
孫悟空自是“ 噗哧“地笑起來,道:“俺以為詭人多妄事。 ”
“正想你呢!”牡丹寬慰起來笑得嫵媚可人,道:“想你來,你便到,挺好使,嘿嘿!好!好!”
孫悟空伸出食指指指寺內(nèi),道:“走 ,見師傅去!”
“你師傅去泰山了!”牡丹道, “要見你師傅也則去泰山呢。 ”
“幾時去泰山?去干嗎? ”孫悟空不解地問道。
牡丹瞪起眼來,道:“則天大帝封禪,天下無人不曉,你竟不知?是真不知還是佯裝不知? ”
孫悟空微微一笑,反問道:“你為甚不去泰山奏熱鬧,俺以為你不知道呢? ”
牡丹仙子道:“我討厭那股炮硝味,熏得夠嗆,不去也罷。 ”
“你想去嗎? ”孫悟空挑逗她道,“你想去嘛,俺小孫頭叫他們不燒鞭炮。 ”
“有這事人之道? ”牡丹仙子想了想,而后點點頭,揮手道:“去吧,小孫頭,這回你要保證庇護好我啊!”
孫悟空拈來一朵云彩,讓牡丹仙子踩著,孫悟空駕馭著另一朵云彩,牽著攏在牡丹仙子身上那朵云彩徑往泰山而去。
路上,牡丹仙子興致勃勃,欣賞著沿途的風光,迷人的景色幕幕迥異新鮮,目不遐給,舒顏喜悅,樂在其中。
孫悟空則滿懷心事:玉帝顯然假以則天大帝封禪之機,宰掉留守在宮中赤冠翰和朱冠翰倆男寵,沒有任何藉口,大過莽撞,縱是天機之玄秘,也要順個事。則天大帝也是表里不一之君,翻起臉來翻書而不及,封禪之后必怒火朝天,男寵遭戮必冷若冰霜,往事未寒,一怒之下又將要大開殺戎,不知又要制造多少枉事冤魂?。?p> 萬里晴空,風和日麗,景界中人,神氣酣暢,心神舒爽。 這時尤覺東風拂面,隨風傳來陣陣鼓樂鑼鳴,而后夾雜著沉吟淺唱般的誦經(jīng)聲,撩起山野的脈動:草木也為之歡慶,花卉也為之添彩,江河也為之喧鬧,人們也為之喜慶… …
則天大帝泰山之旅果是朱輪華轂,擁旄萬里,人馬浩蕩,彩旗繽紛,氣勢磅礴,河山震撼,不日便到泰山之域。
泰山山門更是張燈結彩,黃旗紫幡,迎風卷舒,拂聲淺鳴,柔聲灌耳,和心悅意,孔明燈陸續(xù)飄升,迎賓鼓樂適耳輕鳴,紅毯棉軟履階而上,越阡度陌,似騰龍伏背以乘萬屐登載。 四方來路歸聚山門,賀客蜂涌,待候細密,有條不紊,人人臉上掛起盛世的笑容。
孫悟空和牡丹仙子署了名簽,邁階登山,足趿舒毯,山峨景美,氣息清新,樂而忘疲,真可謂曰:目及盛世睹升平,天隨人愿祈俱靈,千載難逢遇明君,萬民舒顏享昌盛。
鼓磐的輕鳴聲越來越錚錚有聲,香火的氣息越來越濃烈,厚重的念經(jīng)聲越來越真切,祭壇就展現(xiàn)在面前。濃烈的煙霧裊裊升空,在滲云霄,樂聲遠播,消散在蒼茫的原野中。 腑瞰四顧,群山馴伏,如膜拜的靈羔,山風輕拂,給人摸臉拂面的清涼。
祭壇上的羅傘下,則天大帝正襟昂坐,舒眉展眼,器宇軒昂,撼受朝圣,昊天傲岸,膺天明命,好不偃蹇而驕,遂合天愿!
孫悟空與牡丹仙子也隨眾焚了香,祈了福,方才拜見則天大帝,賀喜道:“陛下圣安,宏基穩(wěn)固,洪福齊天,千秋萬載,康壽無疆!”
則天大帝忙起坐駕,伸出雙袖招手道:“大圣,把你盼回了,到朕身邊來吧!”
“陛下尊儀,天下敬祟,俺適時審勢,不作殊榮,權宜恭候。 ”孫悟空揖手道,“此乃陛下俯瞰天下八方,受四海之圖藉,膺萬國之貢珍,吏憚其威,慈明無雙,惠澤天宇。 ”
則天大帝聽罷貼切的奉承,龍顏大悅,眉宇展歡,孫悟空也趁機退下。
道家、佛家和儒家都搭建了高壇,作法祭天,稟宣則天大帝的蓋世英明,彌天功勛,燦耀望崇,則天大帝也不愧“ 睿哲玄覽,都茲洛宮” ,因此許多神圣也慕名而來,參合在朝圣的人海之中。
孫悟空眼尖看到太白金星也來了,參雜在紳董之中,聲色如常,附和奉迎,隨眾諂諛。
孫悟空繞到太白金星身后,一把握上太白金星的手,道:“長庚來得好啊,俺有話問你。 ”
孫悟空牽扯著太白金星來到偏僻之處,開口便問道,“屠馘刎馘倆刑司把赤冠翰和朱冠翰倆鳳首把剁了!玉帝為甚要下這敕令? ”
“老朽怎么不知道? ”太白金星一臉惘然,道:“老朽幾位也是受玉帝派遣才來奉賀的。 ”
孫悟空嘆道:“原來玉帝老兒背后來一手陰招,夠狠的,辣死人了。 ”
太白金星扳指掐節(jié)算起來,默不作聲。
孫悟空道:“要是圣上因而大開殺戮,又將有多少人變成冤大頭啊!從前的殺戮印證了圣上陰森狠辣的一面。 ”
太白金星道:“自愧才心慈,惱怒必手狠,心慈許能避,生靈免涂炭,大圣你就看著辦了。 ”
“老姜——蠻辣!你給俺個套就裝糊涂。 ”孫悟空氣惱道,“戲?qū)⑴R謝,俺不舍女王再惹罵名,以至日后心存怨念。 ”
“大圣你看著辦吧!”太白金星道,“老朽來捧場,不來砸場。嚼渣殘味終枯竭,是非因果由緣去,緣起緣滅終有時,緣盡隨之釋然時。 ”
孫悟空也恰是個牛角蟲一一有一個啃硬的勁,也聽出了太白金星言外之音。
孫悟空徑往地府,十冥王忙接洽,道:“大圣此番來有何需求,卑等恭候便是。 ”并為孫悟空準備茶點。
“免了,免了!”孫悟空說明來頭,道:“被大唐則天大帝冤死的鬼魂都招來,俺要借它一用。 ”
十冥王連忙分頭行動,秦廣王打開生死薄,查找目錄;閻羅王敲響驚魄招魂鑼鼓,聲嘶低音冗長;仵官王布置鬼魂裝飾儀態(tài),手拿訴狀;泰山王接冤殯前后,依次出藉;……
冤魂依次被傳出,有扼死的安定公主,有“ 碎剮釀甕” 的王皇后和蕭淑妃,更有禍連九族的薛家… …這些冤魂相繼陳述了生前遭遇“ 泥耳籠頭、枷研楔轂、折脅簽瓜、懸發(fā)熏耳、臥鄰穢溺及其禁食、夜禁寐、敲撲撼搖、使不得瞑” 酷刑折磨殤夭的凄慘經(jīng)過,奄然呈現(xiàn)殞歿之時天愁地慘的情景。
孫悟空越看越驚悚起來:當初就防不作冤獄之事,約好以善澤天下,為甚女王出爾反爾,弄出有悖于世倫之事,罪孽彌深,令人發(fā)怵。
輪回王道:“大圣,你看到那些衣冠氣褫的魂魄是在一起的,其實它們是彼此不相見的,但它們也都看到了大圣你呢。 ”
孫悟空點點頭。
轉(zhuǎn)輪王對鬼魂道:“你等都不愿意托生轉(zhuǎn)世,就因為不甘冤屈,現(xiàn)在大圣帶你們?nèi)ヒ娫┲?,你等可訴含冤之事。 ”
鬼魂道:“見誰? ”
孫悟空道:“當然是見你們的冤主啊。 ”
“不去!”鬼魂連連擺于搖頭,道:“我真怕見武昭儀,她害得我可慘,大王讓我在她殯天之后再轉(zhuǎn)世吧!我不想遇見武昭儀。 ”
“這是大圣為你等洗清冤屈而來的,因此受冤而未托生轉(zhuǎn)世的都則去面訴武則天,而后各自托生轉(zhuǎn)世。 ”轉(zhuǎn)輪王道,“讓你們都心甘。 ”
孫悟空道:“俺就站在武則天身后,為你們撐腰壯膽,只需你等手拿冤圈,以最悲慘的面貌從武則天面前走過便是,但見無妨!”
那些冤魂只得聽任孫悟空的調(diào)遣。
泰山的封禪已做了四十八個道場,僅剩次日最后一次道場了,女王則天大帝躊躇滿志,待完成最后一個道場,女王就可以與三皇五帝并駕齊驅(qū),皓氣長存,名留史冊,丹青不朽了。
是夜交子時分,女皇則天大帝擁衾酣寢,悠然好寐,舒坦沉眠。
一陣陣陰風,一颼颼涼意,一回回顫抖,撩開則天大帝的眼簾,但見眼前一片明朗,而遠方卻是幽深昏暗,傳來一聲聲撕心裂膽的哀嚎,愈來愈加清脆,其聲嗚嗚然,如怨如詈,如泣如訴,悲慟戚戚,而后一簇人款款向她走來,鬼魂披頭散發(fā),鮮血淋離,一手上握卷,一手舉一沾血的白幡,念著悲悲戚戚的怨調(diào),幡中血字照彰:冤!
則天大帝無不能認:有掐死的女兒,有施恩而蒙冤的王皇后,有長孫一族,有酷刑屈招者,有無罪牽涉者,有莫須有冤屈者… …總之鼎鑊之下,體無完膚,魂飛魄散,安有不屈冤之鬼!
則天大帝也不忍看了,但閉不上眼睛,垂不頭,抽身不得,縱是似曾諱莫如深,而今每一個身影都捋著她的眉睫,撩起她無限的記憶,那些仇視眈耽,怨恨憤憤,無不是累積之罪孽,而今她也看得頸背發(fā)涼,心腑如剁,后怕報應,驟生悔意。
“來人呀,來人呀一一” 則天大帝寢室傳出聲音,護衛(wèi)和寢官涌進來,但見則天大帝額頰痙攣,大汗淋漓,容顏萎靡,神情沮哀,臉色驚恐,渾身哆嗦。
“快快傳大圣!”則天大帝喘急道。
不一會,孫悟空應詔來到則天大帝的寢宮,拜道:“陛下,深夜適宜安寢,招俺有甚吩咐? ”
“大圣,朕有些不適,且喚你布一道場,閑雜人退三百丈,越界者斬!”則天大帝鄭重道,“詔玄奘法師領八位高僧來道場等待。 ”
孫悟空領旨布置道場,玄奘法師也領來八位高僧,三百丈之內(nèi)并無他人。一會兒,一個披著貂裘的人緩緩走過來,形色憔悴,神態(tài)凝重,眾法師一看,慌忙下跪,道:“陛下一一”
“給朕念《大悲咒》吧!”則天大帝撂下一句話,她便進入圍檔好的法場內(nèi),并反扣上門。
玄奘和八位高僧不知所措,面面相覷。
“師傅,陛下說是《大悲咒》!”孫悟空輕聲點醒師傅,示意毋庸置疑,強調(diào)依詣而為。
玄奘等法師不便多問,即便按照超度的法場吩咐八位高僧,高僧依超渡法場布局一番,起鼓鳴鑼,輕簫號角,《大悲咒》念起來了,夜顯得愈加幽深,山色顯得愈加玄黛,誦經(jīng)聲顯得愈清晰。
孫悟空在圍檔之外,只為盞添油,續(xù)香延火,他很想知道圍檔內(nèi)則天大帝怎么樣,法師將念完《大悲咒》時,他變一只蜘蛛,悄悄地爬入圍檔中,但見則天大帝渾身素裝,散發(fā)披肩,面北而跪,昂腰俯首,神情沮喪,晃悠間頹塌不堪… …哆嗦的手在燒著一道道符檄,昏黃的火光一閃一閃爍曬在她蒼白的臉孔上,額上豆大的汗珠淋漓欲滴,微微翕動的嘴唇不停地在訴說著顫悠的心語… …
孫悟空暗暗長嘆:女王陛下,成蹴帝緣,雷霆乾坤,叱咤天下,幾多節(jié)外之事,修枝裁葉,又生幾多無奈,心計幾善本初?所生憂患,罪積趨盈,也浸了自家良知,可罪孽能贖嗎? 可真是天知地知神鬼知,自心知,也獨俺老孫知之,知之之外無他人知矣!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