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法事做了一個多時辰,直至雞頭鳴方得停歇,隨著法場的撤銷,夜顯得靜謐而幽深,泰山也沉寂起來,遍野同眠在“天作羅帳地為床”的世界中,世間萬物好不酣然入睡。
孫悟空也悄悄地送別那些冤魂,道:“你等別憋屈自己了,托生去吧!”
眾冤魂道:“昭儀殘酷,冤屈昭彰,給我等人永遠是一道痛,不可磨滅的痛楚呀!”
孫悟空一再懇求,道:“讓恨消逝,托生去吧,都托生去吧!”
數(shù)以萬縷的冤魂遙遙裊裊散落隱匿,不知去處。
太后金星走出來,道:“大圣,則天大帝精心布局的封禪給你攪和了,使這餿手段為哪般?”
“什么都可以如期進行,這不過是事主揣懷的注意罷了?!睂O悟空撇撇嘴,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幾曾留住奈何人?”
詩曰:莫慕君王權(quán)色事,安知早朝夜未曉?仕途遠遜天光覺,殿上燈火伴日升。
則天大帝依舊保持早朝的習(xí)慣,在封禪這段日子里,依舊臨卯起居,此間非是在神都洛陽,而是在泰山的玉觀峰上,夜幕覆蓋下的泰山,半輪殘月尤以貼在她的額上,眼前是朦朧的夜色,顯得靜謐而幽深,而寂寥的星辰在殘月隱匿的片刻,紛紛露出調(diào)皮而晶瑩的眼光。恰在此時東方微白,鴻蒙剔幕,混沌初分,紫氣氤氳,撩起霞帳,倏然云海漸熏,霞光溢彩,鮮紅的香頭點燃了一個神秘的寶物,漸漸地牽了出來,紅彤彤的輪廓渾厚圓潤,冉冉升起,正赤如盤,給人賞心悅目心曠神性的感受,正當(dāng)心儀滲爽之時,眼前的旭日赤紫交輝,金光熠熠,璀璨耀目……緲緲蒼穹,乍現(xiàn)乾坤,一覽無余,只憾惜星辰不知何時隱匿了。
——泰山的日出自啟蟄鴻蒙以來,日復(fù)一日重迭著宏偉壯麗的奇觀,就這時刻紅彤彤的太陽浮出天邊的云海,仿佛是染紅了的,隨之鼓樂也響起來,經(jīng)文也誦了起來,則天大帝迎日遠瞻,初升的旭日撩拔她不平靜的心田,她一個渾灑的手勢,御前文薄奉上文房四寶,她執(zhí)筆醮墨,在玉蘭絲帛上寫下:五岳獨尊。朝陽暖耀,墨跡漸干,赫然顯尊,盡展帝君風(fēng)范,此刻她面撼著浩瀚的曠野,只有她知道胸羅的世界是何等之瑰瑋和壯麗,又是何等之糾結(jié)和無奈。
這天,是做法事告天的第四十九天,最后一天了!則天大帝一直面迎太陽,文武百官都在她身后擁立,她略顯臃腫的臉浮出了老年斑,淺薄的皺紋悄無聲息地爬上曾經(jīng)妖嬈的臉頰,發(fā)布施令的唇齒此刻也茍得平和起來,她安詳?shù)刈p目凝視著的是心境的遠方,耳邊風(fēng)撩羅傘的聲音似乎在述說往歲的輝煌。
午時臨近,太白金星悄悄地對孫悟空道:“今日,圣上最先召的應(yīng)是你大圣呵?!?p> 孫悟空道:“都是湊熱鬧的,管圣上召誰?”
話還在嘴邊,泰山的回聲傳來了朝音“傳孫悟空齊天大圣一一”
“長庚,你招風(fēng),風(fēng)就來,俺就去迎合接風(fēng)!”孫悟空別了太白金星,參見則天大帝,拱手道:“陛下萬歲無疆!”
“大圣,你領(lǐng)黃金萬兩,打造一塊金匾,匾上就刻……“則天大帝沉吟一下,孫悟空會意,湊近并附耳,則天大帝輕聲道:“贖罪金匾!”
孫悟空伸出手掌,一個接一個地攥下四根指頭,道:“陛下,俺記下了?!?p> 孫悟空從戶部領(lǐng)了萬兩黃金,率先來到翠云宮,把四仟兩黃金給地藏王菩薩,地藏王菩薩自然很高興,吩咐十代冥王,安排因則天大帝受冤之魂領(lǐng)些盤纏,好好托生。
接著,孫悟空把剩下六仟兩黃金打包成兩仟兩和肆仟兩兩袋,很快來到靈山,恰好遇到阿儺領(lǐng)一班佛佗在往雷音古剎搬東西,走近一看原來黃的是金子,锃亮的是白銀,還有瑪瑙和翡翠,孫悟空道:“何方善主,這般大氣?”
“有些地方,一肥就率先禮佛,好呀!”阿儺得意道,“都是玉華郡主遣人送來,我等都收到手累,眼花不知數(shù)了,這般善心的人又回來啦!”
孫悟空聽到“玉華郡”,陪笑道:“那好!那好!俺這兩仟兩黃金是東土南贍部洲大唐則天大帝善貢,記上她一份功德吧!”便把兩仟兩那袋黃金留給阿儺。
阿儺在功德簿上記帳上冊,那兩仟兩金子歸納庫戶,不過是填倉廩一蝕而已。
然后,孫悟空馱上四仟兩黃金直奔天庭,入南天門,進通明殿,徑入靈霄寶殿,向玉帝獻上四仟兩黃金,道:“祭天者向天庭求一塊贖罪金匾?!?p> 玉帝即詔太上老君,吩咐太上老君即鑄一塊“贖罪金匾”。
孫悟空小憩時,恰好遇上還魂復(fù)妝的赤冠翰和朱冠翰倆鳳司,倆鳳司趕忙上前笑呵呵的拜見孫悟空,孫悟空道:“人間好快活!”
“托大圣之福?!眱渗P司相視而笑,道:“快活的是六郎,卑職只不過奉天行事,茍且女王的憾事罷了?!?p> “便宜了你倆!”
“磨脖子那陣子也難消受呢。”倆鳳司還是開心的笑了。
玉帝宣旨,“贖罪金匾”已熔鑄雕琢,即便送到,孫悟空接過“贖罪金匾”,捏在掌中掂了掂份量,諏咨太上老君道:“老道,此金匾能贖天下幾重罪?”
太上老君捋了一陣胡子,詭異道:“此匾九兩九,能贖天下所有罪孽。”
孫悟空掂量掂量手中的“贖罪金匾”,連說“好好”,塞到懷中,轉(zhuǎn)身下界。
這時,太陽西墮,倏悠間變了臉孔,長了個大紅臉,通紅透亮,柔和悅目。
則天大帝走出羅傘,焦急地來回邁步,眺望著漸漸聚霧的群山,但見西邊天地接壤之處奇觀異象,紅云簇擁而來,匯聚成浩瀚的云海,竟似添蓋紗帳般輕輕地掩飾著碩大的夕陽。
一陣陣輕風(fēng)抹過則天大帝微翹而莊嚴的臉頰,睿智的目光凝望著漸漸西墜的紅日,一陣陣微挑的眉睫糾葛著不可釋懷的心中往事,也許歷歷在目,也許破碎繁瑣,也許懺悔當(dāng)初菽麥不辨,誤耕亂耘,以致而今難以甄別世態(tài)的真面目。
“陛下,老孫趕早了?!睂O悟空倏忽而至,掏出“贖罪金匾“,雙手托奉給則天大帝,則天大帝一愕,久久不語。
孫悟空捏著那塊薄薄的“贖罪金匾”道:“陛下明察,四仟兩打發(fā)森羅殿,二仟兩打發(fā)西方佛祖,四仟兩打發(fā)天庭,這金匾九兩九,應(yīng)三合理數(shù),循天道玄理,亦乃天庭所賜,太上老君的躬親打造,意襄彌天之罪皆能贖之。陛下乃瞻彼闋者,自天佑之,吉祥止止!”
則天大帝示退御前百官待者,躬親惟謹接過“贖罪金匾”,與孫悟空細語良久,但見孫悟空語時雙手輪番比劃,則天大帝時而點頭,時而仰首,時而俯臉垂目,只有暮風(fēng)吹走他倆的言辭細語,只有泰山記下不為人知的心語,只有夕陽印證此刻的坦誠與磊落。最后,則天大帝審視一遍“贖罪金匾”,反復(fù)捏抹,道:“這是朕所需要的!宣今明后三載,減免賦稅兩成,鉅惠予民?!?p> 恰時樂聲奏起,經(jīng)文誦出呢喃之聲,風(fēng)送愜意,群山沸騰,巖松展枝,歸鳥歡鳴。
則天大帝雙手奉著“贖罪金匾”,緊緊地貼在心窩上,一步一步地靠近懸崖邊,風(fēng)拂動著她身上的龍袍,吹皺她撼動歲月的臉龐,撩抹遺結(jié)疏散的秀發(fā),此時的心宇也恰似空曠之下泰山的一塵埃,過隙于鴻朦浩瀚的世界。
則天大帝面朝漸漸的落日,雙手舉起“贖罪金匾”,口中念著心語,泰山聽出了她的真誠,蒼穹知曉了她的心結(jié),陰幽的景界也許在揶揄著她的善偽的舉措。
突然,一道黃光從則天大帝手中摔出來,“贖罪金匾”被拋向山涯壑谷之中,孫悟空吹一口氣催助一下“贖罪金匾”,“贖罪金匾”象一枚脫枝枯葉一樣隨風(fēng)飄落,拼出一聲接一聲的謝罪之音,不知隱匿在山澗何方,此文額外微辭:一千多年之后方現(xiàn)于世,塵封的歲月里也許也把則天大帝的功勛和罪戾都掩飾了,只有巍峨的泰山烙印并記憶著歲月滄桑的年輪:則天大帝“式乾路,辟天扉,回日馭,動云衣;登金闕,入紫薇”汝走過了崢嶸歲月!
此時,落日的縹緲的曠宇上,彩霧如紗,一環(huán)接一環(huán)地發(fā)出柔和的彩光,紫藍交迭,在這一瞬間,匯成一個偌大的彩錯斑斕的光環(huán),環(huán)內(nèi)湛藍湛藍,環(huán)外絳皓駁色,鮮麗酷美,光環(huán)漸漸縮小,光環(huán)里迷糊的影子愈來愈清晰起來,聚成熟悉的輪廓,儼然坐朝的則天大帝,儀態(tài)逼真,容光煥發(fā),栩栩如生,倏忽間曠野傳起“大周圣神皇帝萬歲——”
“大周圣神皇帝萬歲——”有節(jié)奏的聲音粗獷洪亮,在曠野間傳播,震撼了天地……
詩曰:星移斗轉(zhuǎn)烏陽耀,天若有情天亦老。陰陽圓缺幾奈何?千帆過盡迭浪滔。
此刻,太陽告別了它照耀的山川大地,赴西而去,它身后的天空中一片锃亮,象一枚半圓的鏡子一樣通明,一碧萬頃,而周邊彩云簇擁,五光十色,流霞溢彩。
臨暮的泰山,紗霧迷離,清風(fēng)習(xí)習(xí),群山隱匿,喧雜聲亦勢歇而止,沉浸在溫馨的夜晚中,紫微垣依舊燦若繁星,鑲嵌在蒼穹之中。東方又迎來一個下弦之月,雖缺但明亮得似傾玻璃一樣,數(shù)天的喧擾,眠鷗宿鷺,夜鶯匿跡,孤鴉躲避,闃然無聲。夜一一寧靜而寂謐,祥和而溫馨。
翌日,則天大帝還朝,朱輪華轂,擁旄萬里,望神都洛陽而回,蹄趾濺浮塵,鈴鐺驅(qū)馬疾,輪轂倦吱鳴,路人焚香送。人的歸程,乃是走在心路上的旅歸。
途日遙,路嶙峋,馬疲乏,人困頓。一天日臨午,但見前面光爛閃爍,赫赫耀目。這時轉(zhuǎn)出牡丹仙子清脆聲音:“小孫頭,我看到玲瓏塔上的珠光了,我們回到神都啦!”
孫悟空手搭涼棚,眺望前方,果然看到晶瀅瀅的一縷縷锃亮的閃光,這是太陽照到玲瓏塔頂上的珠子反射的光,他身心釋倦,掌捫心窩道:“呵,回到神都了!”此時捂中他懸藏在胸前的珠子,油然想起授三的委托,心中自揣:回到寺院,再還珠與師傅吧!
御駕進入神都洛陽城,皇歸宮殿,僧歸廟,馬歸槽,隨人也各自歸家入門。
則天大帝平生也是信佛的,明堂殿供著許多佛像,常年香火不斷,鐘磐輕鳴,鈴鑼叮當(dāng),每天散朝即便來到明堂殿,上香一一祈禱一一小憩就這幾十年從未停歇過,此日她回到久別的神都洛陽,而今要經(jīng)過明堂殿回宮,何不先上香以示誠意,即抽身入殿,明堂殿上下慌了手腳:則天大帝赴泰山數(shù)月,沒了例事應(yīng)酬,諸事粗疏,怠懈散漫,香盤里燭臺上都積滿了殘香遺蠟,面對主子的突然蒞臨,自是加燭添香,旋即燈火通明,香煙彌漫,鼓鑼密奏,在輕樂曲聲中,則天大帝摯誠地上了香,例行了祈禱,而后小憩半刻,桃唇在香茶上只輕舔一下,便朕駕回宮。
是夜,則天大帝沐浴后自是詔男寵張昌宗張易之。
夜至四更,四處沉寂,惟獨更聲清晰響亮,傳遍大街小巷。
忽倏間,天空一遍通紅,火光沖天,紅光之上濃煙滾滾,“噼噼啪啪”的聲音響徹夜空。
“救火呀一一救火呀一一”最先喊出是更夫的聲音……
此前,且說孫悟空和師傅回到玉華寺,師徒久別重逢,自是捉膝交談,語海無涯,絲無倦怠,親歷身受和盤托出,淺析交心之摯切。
孫悟空給唐僧端上茶時,詭異道:“師傅,一個受佛法庇護的人家還師傅一件寶貝,師傅能猜出是誰嗎?”
唐僧?dāng)[擺手,道:“悟空,為師從未有寶貝?!?p> 孫悟空從懷中摸出一顆葛棕色的珠子,輕輕放到師傅面前的桌上。
唐僧觸目珠子,“颼”地站起來,俯首合掌,道:“阿彌陀佛,善緣善緣!”良久,抬頭問道:“陸善人可好?授三可好?”
“授三也年過八十,陸善人已駕鶴西去?!睂O悟空道,“授三已有三個白丁玄孫,得佛佑庇萌,擺脫了單傳,過得幸福吉祥,見了俺便要還珠與師傅?!?p> 唐僧凝視著佛珠,眼前一簾歷歷在目:他深度暈厥都覺得胸前塹著軟綿綿的東西,一擺一巔,聽到第一聲便是嬰兒的哭聲,看到的是幾張憨厚的臉孔……他因此化險為夷,爾后,他為嬰兒取了名“授三”字“壽山”,辭別這一家子時,摘下他脖子上僅剩的兩顆佛珠,一顆輕輕地放在嬰兒“壽山”的胸前,另一顆仍然隨身攜帶著,其間光陰拈指,日月如梭,八十多載拂袖而過。
而今,唐僧捏起佛珠,攥在掌中,道:“吉祥就好,安順就好,幸福就好,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唐僧卸下背項上的串珠,解開紐結(jié),精挑細選地取出一顆佛珠,而后把孫悟空送他的那顆佛珠串進串中,打上結(jié),套戴在脖子上,稍整理一下,便拿起卸下的那顆佛珠,遞給孫悟空道:“悟空,緣來天注定,緣去人自寧,授三亦釋然矣!這顆珠子應(yīng)當(dāng)還予你,遺憾的是悟能和悟凈兩顆佛珠為師的不知給了誰,還不了羅,阿彌陀佛!”
孫悟空接過佛珠,猶豫一陣,抿抿嘴唇,便收下了,豈料這釀成了千古遺憾,印證了世間無緣不沾連的真諦。
此時,救火的呼喊聲頻頻傳來,聲震欲聾,孫悟空推窗一看,通紅的火光撲面而來,他扭頭對唐僧道:“師傅保重,俺去去就回。”
唐僧走到窗前,呆呆看著沖天的火光,不斷也念經(jīng):“我佛保佑,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且說孫悟空一縷煙跑到空中,呼喊道:“祝融祝融,是為哪般?”
沒的回應(yīng),孫悟空惱怒道:“你這小子臉真大,再不剎住,老子燒死你!”
依然沒有回應(yīng)。
孫悟空惱怒萬分,使出法子,吐了一口三味真火,這下子管用,在火海中滾出一個渾身帶火的人,不斷拍打身上的火,怎么都甩不掉那火,似沾上似的,孫悟空看到一副滑稽相,笑著呵斥道:“你小子專愛作孽,平時燒人家?guī)诺煤埽矍叭思液婺阍鯓?,搔癢了吧?!?p> 火人聽出了孫悟空的聲音,連滾帶溜靠了過來,作揖跪拜道:“大圣息怒,微神祝融趕著點火,聽不到大圣呼聲,造次了!”
孫悟空道:“好個祝融,趕緊滅掉你所縱的火?!?p> “大圣你快點滅掉我身上的火吧?!弊H诜粗蟮馈?p> 孫悟空方才想起祝融身上正燒著三味真火,他施法收了祝融身上的三味真火,祝融轉(zhuǎn)身滅火去了,孫悟空朝四方呼喚起來:“老龍,老龍,快來快來!”
轉(zhuǎn)眼間,風(fēng)起云涌,大雨傾盤而下,火卻詭異得很,越澆越大,四海龍主的勁也越加越大,孫悟空果然抽身而去,直奔南天門,一路狂呼:“廣目天王,廣目天王,老孫借你辟火罩兒來了?!?p> 恰好廣目天王輪值到南天門,忙應(yīng)道:“大圣為何這般躁急?”
“歪的說,先借辟火罩兒,回頭細說。”孫悟空不客氣往廣目天王身上掏,廣目天王也就順手掏給了孫悟空,孫悟空得了辟火罩兒須臾間趕回火場,拋出辟火罩兒,把整個明堂殿罩起來,火勢被限制起來,但依舊熊熊地?zé)?,孫悟空也看得笨眼了。
祝融倉惶地跑過來,道:“大圣,小的火已息滅,正燒著的是你縱的那把火。”
孫悟空方才想到三味真火已撒到明堂殿去了,難怪四海龍王的水也澆不息,忙施法收了三味真火,轉(zhuǎn)眼間火滅煙息,孫悟空知其有錯,忙趕過去謝四海龍王,以便掩飾,道:“老龍,謝了謝了!”
四海龍王見到功到事成,相互寒暄一下,也各自歸去。
孫悟空回過頭來,看到祝融一面向他陪不是,一面自責(zé)。他知道這簍子捅大了,也不便訓(xùn)斥祝融,道:“焚個茅坑,卻非要尋到這神都洛陽來,瞧你躁火了,走吧,沒你甚事了?!?p> 祝融也象焚掉的是茅坑,沒事似的拍屁股走了,孫悟空取了辟火罩兒,還了廣目天王,草草謝過,沒事似的回洛陽,心中嘀咕著:明堂殿已矣!干脆使個詐脫罪了得!”
于是,摘了一根毫毛,變作一個孤鴉,一聲接一聲地叫著,時斷時續(xù),凄切宛轉(zhuǎn)。
次日則天大帝果不早朝,一夜云雨,神爽心歡,筋舒意滿,尚恨春宵夜短,事倉急過,臨午方才起寢,一番修飾,方才上殿庭議,風(fēng)不明送來陣陣熾焦味,細問,得知明堂殿已毀滅,主事幾人也投火焚身,贖罪罷了。
則天大帝擱下庭議,起到明堂殿前,眼前一遍廢墟:燒毀的梁柱,烤黑的斷垣殘壁,破碎的瓦礫瓷器,拆毀的佛像尼采……百俱貽罄盡,損壞無遺。原有規(guī)律的祈禱也因此擱置了。
俗話“烏鴉叫,糗事纏”,各地奏報天禍災(zāi)異,四方澇旱頻繁,邊關(guān)頑厥騷擾,真是惱事煩事糗事,事事揪心搗腸,當(dāng)家的則天大帝不無焦頭爛額,酬不遂應(yīng)。
則天大帝尤想“人定勝天”之策,撫綏萬方,便一再下詔著百宮細密修省:禁止民間屠宰,杜絕狩獵捕殺,以至魚蝦也不許捕捉。廣布禁屠御令,軍民市庶,商賈流氓,懾威畏令,無不凜遵!
然而,運逢阻滯,時有不濟,國運日下,暗流涌動,饞言四起,人心躁動。則天大帝又臨痛失良相狄仁杰,如卸兩翅,輕重難堪兼顧,更亦顧此漏彼,疲憊不堪。惟有逢夜稍得酣舒,獨有作淫熏陶,以充氣色,始得安寢,此乃大凡偉丈夫之庸事,本無厚非,然在附于幗皇,卻說不妥,則天大帝愈日遭罪于唾沫之中。
風(fēng)欲靜而樹不止,水欲平而浪迭起。則天大帝日事已高,此乃不爭之現(xiàn)狀,只是美著一副俏皮囊罷了,惜其耳目也欠靈通了,宮廷斗角勾心竟不察覺,尚認為天下還在掌控之中,有夷無險,然而不滿鳩占鵲巢的中宗密詣張柬之已統(tǒng)兵廷變,驟然殺至中宮,此刻則天大帝正好與兩張鴛鴦戲嬉之后,酣寢舒睡之時,不言躲避,張昌宗和張易之雙雙被剮了首級,奪了璽綬。
則天大帝大驚,攢眉蹙額之時,張柬之奉起璽綬,宣旨:
中宗口諭:太后即日遷幸上陽宮,頤養(yǎng)萬年!
神龍政變,武周傾,李唐續(xù)緣帝運,唐中宗李顯赫然復(fù)位,名份順遂,玉璽歸宗。
這消息恰似霜降時節(jié)的第一波寒潮,一夜之問催黃了大地,也傳到了孫悟空的耳朵里,他掐指一算:剛好百日,原來這百日就是這一夜之間,幾多人的命途為之顛覆,亦有幾多人的命途亦邁入顛覆的前沿——循序了回光反照的命運。
嗚呼,則天大帝瞬間從皇上貶黜為太后,真是天有不測之風(fēng)云,人有旦夕之禍福,難以料度,不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