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nóng)家的故事里總離不開男人們的倔強(qiáng),女人們的瑣碎,還有媒婆的游說…
李二正在院子里檢修耕犁,玉蘭忙著給孩子們納鞋底做鞋。村里的媒婆翠萍一走三搖的朝李二家走來,這個媒婆韓翠萍也不容易,前些年丈夫病死了,撇下兩個兒子,韓翠萍日子難過,想要改嫁,可婆家說“改嫁可以,兒子留下,自家的根苗不能丟?!贝淦忌岵坏脙鹤?,便自己帶兒子過,憑借著會說干起了媒婆的生意來胡口。
“喲!二哥,忙著吶!”
“她韓姨來了,有事呀”李二一看,是翠萍,心里明白了七分,肯定是給大妮說親來了,這幾天也有幾家串門子想給大妮說親的,大妮都沒同意,說自己想找個當(dāng)過兵的,大妮在李局長家生活過一段時間,對當(dāng)過兵的人很有好印象,他們做事雷厲風(fēng)行,不脫泥帶水,生活嚴(yán)謹(jǐn),細(xì)心周到。李二同意大妮的想法,嫁個當(dāng)兵的總比嫁個莊稼漢強(qiáng)。
“好事兒,天大的好事,”翠萍喜笑顏開的進(jìn)屋找玉蘭去了,女人間交流更容易些。
“玉蘭,就知道你在家”
“快來,翠萍,炕上坐,我給你倒水”
“快別忙活了,我是給咱大丫頭說親來了”
“有好小伙子呀”
“有,我聽說大妮喜歡當(dāng)過兵的?,你說也巧,俺娘家那個村就有一個小伙子比大妮大三歲,在XZ當(dāng)過兩年兵,現(xiàn)在復(fù)原了,在村里看果園子”。
“喲!是啊,長啥樣??!家里都有誰呀,日子過得咋樣?”
“好!俺跟你說!小伙子長的結(jié)實,當(dāng)兵沒白鍛煉,個頭比大妮能高半頭,家里沒誰了,挨餓的年月,病的病,死的死,可你想想,大妮要是嫁過去,不用伺候公婆,更不用受公婆的氣,啥都自己說了算不是?”
翠萍看了看玉蘭的反映又接著游說“大妮是咱家老大,從小就顧家,這韓立國就一個人,要是成了,你不等于招個上門女婿,白撿個兒?"
“這感情好!”
翠萍一看有戲,又加了一把火“他家雖破敗些,可人家?guī)еD(zhuǎn)業(yè)費回來的,都給將來的媳婦留著呢,你說這么實誠的小伙子上哪找哈,”樂了幾聲,說完又用眼瞄著玉蘭,等她表態(tài)。
“翠萍,聽你這么一說呀!俺還真想相見,相見這小伙子,這么著,等大妮回來,俺和她說,你呢,定個時間讓倆孩子見見,成不成的看緣分,你說咋樣?"
“唉呀!就知道你是明白人,要不咋養(yǎng)出那么好的姑娘呢!”“得了,我這就回人家,”說著下了炕,笑呵呵的,一步三搖的走了。說成這門婚事,韓立國答應(yīng)讓翠萍大兒子來蘋果園干活,每天可以掙到三個公分呢。
李二雖不喜歡翠萍,可剛才翠萍說的話他在院子里也聽個一清二楚,他心里有了打算。
吃飯的時候,娘和大家說了這事,大妮說“俺聽娘的”。李二說“咱家就一個條件,讓他當(dāng)上門女婿,生了孩子點有一個男孩跟咱家姓李”,
“二哥,這條件誰能同意呢!”玉蘭詫異的看著李二。
“不同意,這門婚事俺就不認(rèn)”李二不容大家置喙,放下碗筷走了。
見面地點在韓翠萍家,翠萍把兩個兒子攆走了,屋里只留下韓立國,韓立國買了一把水果糖,分給韓翠萍兩兒子各一塊,剩下的放在桌子上,緊張地等大妮到來。
“姑娘來啦!快進(jìn)屋,”
韓立國趕緊站起來,手緊張的拈著衣襟,在部隊見領(lǐng)導(dǎo)都沒這么緊張過。
大妮走進(jìn)屋看見身著一身舊軍裝的韓立國,樣貌平平,眼睛不大,卻也五官端正。
韓立國看見一位身著淡藍(lán)色格上衣(去蘇州時李局長媳婦兒給買的)梳著兩條又黑又粗大辮子的姑娘,大大的眼睛,一笑有兩個大酒窩,姑娘長的大方、得體,韓立國看愣了,竟忘記了讓坐。
“韓立國,別傻站著,你倆嘮,俺忙去了”韓翠萍給韓立國使個眼色退了出來,她看得出,這小伙子是忠意這姑娘了!
韓立國一下子緩過神來,尷尬的撓了撓頭,笑著說:“你坐,你坐,你吃糖,吃糖?!敝跋牒玫脑捯痪湟矝]想起來。
大妮坐下說“好”
屋里一下靜下來,倆人都不知道該說什么。
“渴了吧,俺給你倒杯水”韓立國打破了寧靜。
“不渴,別忙活了”
倒杯水放在炕桌上,韓立國心里靜了不少?!拔医许n立國,住在韓家村,這三年鬧饑荒,家里沒什么人了,因為我在部隊上,也沒顧上家里,家里條件不好,可我肯干,在部隊上學(xué)會種果樹,轉(zhuǎn)業(yè)后,村里讓我伺弄村里的果園”韓立國自顧自的說了一堆。
“噢!你瞧我,光自己說了,”趕緊扒塊糖遞給了低頭聽著的大妮,“你有啥想法和要求可以告訴我”
“俺沒啥要求,俺聽爹娘的?!?p> “你爹娘有什么要求嗎?”
大妮猶豫了一下,聲音低著說“我叫李得真,我們家有五個女孩,俺是老大,爹過繼了一個兒子,爹說就一個要求,希望你能當(dāng)上門女婿,將來的孩子中有一個男娃要姓李”
韓立國聽完一下子不知道該怎么接下文。爹臨終前告訴他一定要頂門立戶,把日子過起來,給韓家開枝散葉,不能讓老韓家就這么敗了。
“得真!說心里話,我對你,一百個滿意,可俺爹臨終前告訴俺,要把日子過起來,不能讓老韓家就這么敗了,我……,"正說著,蹲在墻根兒偷聽的韓翠萍進(jìn)屋打破了僵局,“倆孩子,別怪俺插嘴,你們說的,俺都聽見了,俺有個主意,你倆聽聽,看行不?”
“倆家都各退一步,韓兄弟可以以看果園的工作不能丟為理由,不用倒插門,就在韓家村娶親、結(jié)婚。但將來生的孩子們,點有一個男娃姓李,你們倆看看,俺這個主意能接受不?”
“俺回家問問俺爹!”大妮率先回答。
“這個主意俺同意”韓立國明確表態(tài)!
沒有戀愛的婚姻讓很多人無法想象,可在那個年代是很普遍的現(xiàn)象,平日里的坦誠相待終會換得伉儷情深,白頭相守!
從翠萍家回來的路上,大妮問了自己一連串的問題,“喜歡他嗎?耽心爹不同意嗎?準(zhǔn)備好了和他過日子嗎?”大妮一個也回答不上來,還是聽爹娘的吧!
爹聽完大妮的回附,心里有點不死心。
“二哥,我看行,咱總不能為了讓人倒插門,把人家工作弄丟了吧,那讓鄉(xiāng)親們咋看咱家嘛,再說,真要倒插門住哪呀?人家都同意將來讓個孫子姓李了,這孩子多難得呀,誰會同意這事呢?”
李二覺得玉蘭說的在理,“玉蘭,告訴他們,俺同意了,擇日來提親就是,咱家不是那不講理的人家?!?p> 玉蘭的一顆心總算放到肚子里,玉蘭又問了大妮咋想的,大妮還是那句“俺聽爹娘的”
“你這孩子,太聽話,咋能沒自己的想法么?”
玉蘭回了媒婆擇日提親,一個星期后,韓立國帶著酒,糕點來提親了,玉蘭備些素菜,一家人見了面。
韓立國回家后立馬籌備婚禮。刷新了自己的破屋,又花錢做了兩鋪兩蓋,給大妮二十元錢做為聘禮,自己的轉(zhuǎn)業(yè)費所剩無幾。結(jié)婚那天,韓立國借頭毛驢就娶走了媳婦!
三天回門,大妮給家人帶了一斗麥子,麥子比任何禮物都金貴。
大妮婚姻雖平淡無奇,卻是農(nóng)村式婚姻的縮影。貧瘠的日子卻能保鮮著這里山,水和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