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三國從益州開始

第一百零九章 宴席

三國從益州開始 南山野夫 2016 2021-07-15 23:56:12

  在劉釜回道驛舍住處不久,黃氏兄弟便來拜見。

  入內(nèi),面見劉釜,遂行禮道:

  “劉君!”

  “劉君!”

  兩人口呼“劉君”后,即于一旁站立黃成把行程中所遇的細節(jié),再為劉釜一一道出。

  原來那夜那時示警后,如劉釜所料,黃氏兄弟即往黎丘而去,以向荊州兵求助。

  可走了沒有半個時辰,即發(fā)現(xiàn)本地有軍營駐守。

  事從焦急,黃成讓黃粱于外守候,其一人獨闖軍營,最后請來了黃忠。

  劉釜心里的疑惑盡數(shù)得以解釋,黃忠當夜言之,其從黎丘趕來,但時間上對不上。

  現(xiàn)在看來,黃忠此番大概率是率軍回襄陽的,其面對益州官吏自沒有說實話。

  至于為何回襄陽,恐怕劉表對手下這位大將另有安排。

  劉釜將方才讓虎頭準備好的兩包裹錢物,各放到黃氏兄弟手里,一揖道:“今若非二君相助,我等恐有惡戰(zhàn),傷亡自是巨大,此中心意,還請不要拒絕!”

  黃氏兄弟面色一變,竟是同鄭向那般輕錢財?shù)挠蝹b兒,先后道:

  “吾兄弟當日受椽君之托,一則是椽君曾有恩于吾兄弟,二則便是感恩劉君聲名,能為劉君做事,實乃吾兄弟的福分。此中錢財,萬不能收也!若是劉君執(zhí)意讓吾兄弟收取,吾兄弟愿意一頭撞死!”

  “是極,劉君昔日行大義于市,吾等兄弟所做,又可及劉君所為的一個零頭。此財物萬不可收也!”

  劉釜聽聞二人之言,再次被古人這等忠義行為感動。

  義者,可以舍棄一切,包括生命。

  其乃真正的一片赤誠,不為名利,只為義士。

  誰說市井無男兒?誰說市井男兒是小人物?

  在個人品格上,很多時候,他們可是連大人物都不能比擬的。

  “虎頭,取酒和碗!”

  少頃,虎頭拿來壇裝的烈酒,正是劉釜于成都時,特意蒸餾而成,行程之內(nèi),日漸寒冷,常分發(fā)于賨衛(wèi),以飲少許取暖。

  再如這幾日,為賨衛(wèi)傷員處理傷口,亦是使用此中烈酒。

  當虎頭拿來小壇烈酒時,劉釜倒出了三小碗,分別遞到黃氏兄弟二人手里,他自己隨后于拿起一碗,高舉道:“劉某感于市井義氣,于蜀地時,便多見如二君這般義士。此行雖有受我族兄所托,但二君之行徑,我銘記于心。

  來,讓我等一同飲此杯!”

  劉釜端起,一飲而盡。

  黃氏兄弟對視一眼,同樣一飲而盡。

  可能是酒太烈的原因,黃粱喝罷,悄悄吐了吐舌頭。

  壇子和碗,皆被虎頭拿下,舍內(nèi),暫留劉釜和黃氏兄弟。

  他請二人坐于案幾,但二人說實話也不愿意坐,只是站著。

  劉釜自己也只好站著問詢道:“二君接下來可有何打算?”

  黃成臉色泛紅,沉思道:“不瞞劉君,小人將繼續(xù)在市井行事,只是未來的一些其他事,卻有些說不清……”

  黃粱則是欲言又止,最后看了眼黃成,咬牙道:“吾兄弟雖完成了椽吏之交代,但十分仰慕劉君,若是可以,愿意繼續(xù)一路護送!”

  劉釜有些意外的看了眼黃粱。

  黃粱年雖少,但卻是意志堅定之輩,更是敢作敢為。

  相反,黃成卻是有些選擇困難。

  但兩位的人品,都沒的說的。

  心強志堅之輩,多能成大事。

  且此二人熟悉荊州事務,得族兄劉炤推舉,得他所用的話,自是極好。

  “不瞞二位,其實我正有一事,想要勞煩二君!”

  ……

  襄陽,荊州州治之所在。

  南來北往,人員眾多,更是復雜。

  有高層的世家大族子弟,仰慕劉表之名,欲得重用。

  有底層之百姓,自北方逃難而至。

  亦有無數(shù)游俠兒,于襄陽市井云集。

  建安元年,這個看似普通,卻又不普通的冬日。

  襄陽市井便傳出了一則消息,大漢宗室,蜀人劉釜,至襄陽,欲招募一批游俠,北上洛陽。

  消息傳出,市井內(nèi)是嘩然一片。

  “是那位蜀地的劉君,吾知道,此人對吾等游俠兒分外優(yōu)待,亦不輕視吾等,聽聞當日隨之在南中辦事者,都被委任為吏?!?p>  “爾等知道什么,劉君大名鼎鼎,那是成大事的人,不說名利,吾等中人,若是能追隨之,說不定有朝一日,或會青史留名。

  憑那史籍一書,游俠兒杜牧,于襄陽市井,追隨劉君,成不世之業(yè)!”

  劉釜的名字,在劉炤近兩年的特意宣揚下,編出了數(shù)十個小故事,名聲自是無二。

  連幼童,也能說出一二。

  再如黃氏兄弟般,愿行義而追隨者,亦是不少。

  短短小半日,在黃氏兄弟的甄選下,就有了上百人。

  這上百人,都是按照劉釜提出的“三要,三不要”進行選擇的。

  而在城郭內(nèi)的州牧府,荊州牧劉表舉行的另一場宴席,正在緩緩展開。

  與宴者,自包括今次而來的益州官吏,另有荊州本地官吏,如劉表帳下的諸多謀士武將。

  蔡瑁,蒯越,蒯良,張允,文聘等,皆有出席。

  劉釜雖小有名氣,但因資歷等緣由,座位自是被相對靠后的位置。

  但當之坐在此位上時,恰可以縱覽全局。

  舉目四望,對面全都是荊州高層,他心知史冊有名的劉表手下,多在此地,認識的荊州一方,可除了前方的黃忠外,余者未得人介紹,遂只得憑空猜測。

  “使君來了!”

  不知誰喊了聲。

  宴廳內(nèi)的眾人,紛紛起身。

  但可看到,滿身儒雅、給人以隨和的劉表,同益州別駕陳延從內(nèi)舍慢慢走出。

  劉表于上首,邀陳延入席后,目光從益州官吏這邊,一掃而過,然后兩手抬起,朗聲大笑道:“諸君不必如此多禮,且入座吧!”

  廳舍內(nèi)的眾人,紛紛坐回了各自小案之上。

  劉釜也抽時間,好生的打量了一番這個縱橫漢末,本有匡扶漢室能力的風云人物。

  劉表。

  劉景升,有大義有大名,占盡天時地利人和,常人言之,攻不足而守有余,可保一方安寧,無多野心。

  但劉釜不認同,今歲五十有四的劉表,可不像后人看得那般簡單!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