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做乞丐的人

第四章 元宵

做乞丐的人 孤千雪 7401 2025-01-05 21:35:12

  一元復(fù)始,大地回春,一輪圓月當(dāng)空照。元宵,街上的人們正在猜燈謎、逛廟會,夜幕降臨后還有燃燈放焰、舞龍、舞獅……

  白天的天氣,晴空萬里、萬里無云。孩童們正在街上嬉戲玩耍,勞力漢和婦女們東一榔錘西一棒,左顧右盼,這里瞧瞧,那里望望,人多的地方聚聚,好似就圖個熱鬧和新鮮。幾個耄耋人弓著背正全神貫注地看著懸掛在繩索上的紅紙,紅紙上黑色毛筆字寫著各式各樣的燈謎。一群年輕人也時常探頭探腦地向那上面瞟幾眼,好像都看懂了似的。

  煙火勿近便放心。(打一字)

  千古一輪天上月,每逢今日分外明。(打一節(jié)日)

  低頭思故鄉(xiāng)。(打一中草藥名)

  除夕夜守歲。(打一歇后語)

  …………

  不遠(yuǎn)處,一個老頭手里端著個破碗,拄著個拐杖、佝僂著身子,正朝這邊慢慢走來。

  陽光灑照在老人的臉上,金黃金黃的,眼神慈祥而安寧,一股還未與冬天徹底告別的干澀春風(fēng)拂亂了老人那蓬松的頭發(fā),也許本來就是亂的,只不過在風(fēng)的吹拂下顯得不那么自然罷了。他就是羅行天,人們又稱他羅老。

  羅老的走近并沒有驚擾到其他人,瘦弱單薄的身影很快融入了大家的閑庭信步中。

  眼前的一塊魚尾石引起了羅老極大的興趣,石碑上刻著“龍門巷”和“耕讀傳家”幾個大字。

  羅老佇立良久、不肯離去,雖然以前羅老也只不過是位地地道道的泥腿子,不是什么文化人,但對文化的東西卻有著濃厚的興趣。管這個街叫“龍門巷”莫非有什么來歷,這耕讀傳家與這“龍門巷”又有什么瓜葛呢?

  羅老躊躇的舉動引來路過的一個本地鄉(xiāng)紳的注意,也許是覺得好奇,鄉(xiāng)紳也停下腳步,湊上前去,發(fā)現(xiàn)羅老原來是個乞丐,雙眼緊緊盯在碑帖上,似乎若有所思的樣子,到底看懂了什么沒有,他也不得而知。

  羅老許久都沒發(fā)現(xiàn)旁邊站著的鄉(xiāng)紳,等他發(fā)現(xiàn)時,鄉(xiāng)紳正準(zhǔn)備離開。

  他走上前去,請教鄉(xiāng)紳。

  相傳,這個街名的來源有一段傳奇故事。這個南方小縣城歷代很少出名人,世代以牛耕傳家。

  突然有一天,一位窮苦出身的白面書生考上了秀才,后來做上了當(dāng)朝宰相。曾經(jīng)有一天,他回老家探望父老鄉(xiāng)親們,看到家鄉(xiāng)的破街小巷有感而發(fā),即興給它提了個名:龍門巷,說是鯉魚躍龍門,念書的孩了們就如同“鯉魚”,一朝考上秀才、進(jìn)士就越過了“龍門”,走出了窮苦的家鄉(xiāng)。后來人們就制作了一個“龍門巷”的牌匾掛在入巷的牌坊上,也就成為了千古佳話。而“耕讀傳家”則表示這里世代百姓以牛耕和讀書安身立命,生生不息。

  鄉(xiāng)紳說完一聲哀嘆,鄉(xiāng)紳是科舉考試的最后一撥人,時運不濟、命運多舛,一連考了好幾年,直到最后科舉取消也沒考上。

  羅老聽完,向鄉(xiāng)紳投去欽佩的眼神并贊嘆這個地方歷史悠久,文化厚重。后來多日,羅行天也親身體會到了當(dāng)?shù)貪夂竦泥l(xiāng)土氣息和人文薈萃。

  鄉(xiāng)紳聽到眼前這個乞丐的贊許,甚是喜悅,他年輕時為了中榜,飽讀詩書,可每次落第后總落得別人譏笑和流言蜚語。沒想到日薄西山之年還能得到別人的肯定,而這份贊揚還是來自一個素未謀面的乞丐,要是來自別人的,他并不覺得有多稀罕,甚至認(rèn)為那只是客套奉承罷了。

  “打士……飛象……馬過河?!币黄须s聲,前方一群人圍坐在文廟廣場前的石墩旁,好不熱鬧,

  羅老平時不喜熱鬧,獨龐寧靜,一個人靜悄悄地呆在一個地方,一個人安靜地暇想,一個人寂靜地走在去要飯的路上。但這次不一樣,今天是傳統(tǒng)佳節(jié),到處都是熱鬧氣息,另外,他對這個地方的文化產(chǎn)生了興趣。他平時并沒有太多的興趣,當(dāng)然他也并不需要太多的興趣。他的大部分時間都花費在吃飯、睡覺、漂泊的路上,偶爾看到熟悉的場景也會陷入沉思。

  看到路邊小女孩和小男孩快樂的玩耍,起初,他就會想起自己孫女和孫子的模樣,但日子久了,記性也就差了,只記得大概歲數(shù),已然記不清長成什么模樣??吹铰愤吽驮岬年犖樘е撞模麜A立良久,一直望著送葬的隊伍消失在視野中。

  眼前的熱鬧景象引起了他的的關(guān)注,羅行天湊上前去,兩個老頭正坐在凹凸不平的青石板上下著象棋,旁邊圍了一片人,有湊熱鬧的,有旁觀的,還有不知目的湊上來望一眼就走的。當(dāng)然,最主要的是棋友,兩個老頭旁邊各有幾個歲數(shù)大的,一到賽局焦灼時便出主意,指點著,爭論著。有時,兩個老頭不興別人講,一頓臭罵,罵完了又當(dāng)什么事都沒發(fā)生一樣,繼續(xù)下棋,所謂棋場上是生死對手,棋下是知根知底好友,也不過如此罷了。

  羅老以前閑時也偶爾看別人下棋,但自從做了乞丐,云游為生后,他就不再看人下棋了。

  路上遇到的都是陌生人,陌生人見到也是擦肩而過,不嫌棄就已經(jīng)謝天謝地了,更別提去湊近看陌生人下棋了。甚者,他看別人下棋時就喜歡說話,但身在外面,給陌生的下棋人出謀劃策容易挨罵。他索性不看了,這樣也不會有什么閃失和過錯。

  今天,是他漂泊后第一次看到有人下象棋,難免想湊個熱鬧,解解乏。他慢慢落坐在石墩上,放下手中的碗和拐杖,抖了抖衣服上的灰,一本正經(jīng)地遠(yuǎn)眺著兩個老翁下棋,看的很入神,偶爾有人不注意地站在他的前方擋住了他的視線,他便站了起來,把頭抬的高高的,不想錯過任何一個棋局,看的盡興時,他也想說兩句,但一想到兩邊老頭都不熟悉,說錯了怕被別人笑話,他便欲言又止。

  下棋人的時間過得很快,太陽已經(jīng)慢慢昏暗了,兩個老翁開始收拾棋子和棋布,準(zhǔn)備回家。

  “賣大饃了,熱乎乎的大饃……”遠(yuǎn)處傳來了叫賣聲。

  羅老順著聲音傳來的方向眺望,干癟的肚子正咕嚕地響著,他這才意識到自己在這已經(jīng)看了一下午的象棋,竟然連午飯也忘記要了。

  他起身準(zhǔn)備離開,竟不知要去哪里,平時中午吃了,晚上挨一頓餓一天也就過去了。但今天午飯沒吃,晚上再餓一頓怕是受不了。他竟一時沒了任何主意,以前可沒要過晚飯。只能聽天由命,待天黑了,去人家乞討試試。

  這是他第一次乞討晚飯,能不能討得到,心里完全沒底。但這是他能填飽肚子的唯一辦法了,要是夏天,他還可以撿點野菜或者別人扔掉不吃的東西。

  他沿著小街邁著細(xì)碎的腳步,小街突然下起了淅淅瀝瀝的毛毛雨。他停下腳步,原來這里還有一群不肯離去的人們圍著猜燈謎,有的在思索著,有的在討論著,有的在五馬觀花地觀看,有的嘴上念叨著謎面,有的手指了指,還有的搖搖頭……

  羅行天繼續(xù)沿著掛滿燈謎的街道走著,他偶爾停下來朝燈謎望一眼,權(quán)當(dāng)是路過打發(fā)時間罷了,因為他對燈謎根本不了解,以前也很少參加元宵節(jié)日活動,僅是多年前,在家鄉(xiāng)帶著孫子看過一次,但那也僅是湊湊熱鬧。

  “煙火勿近便放心?!边@個謎底到底是啥?三個年輕人正爭論著,突然,其中一個年輕人喊出:“你們倆誰猜對了,俺賞兩塊大洋?!?p>  “嗯……”,羅老習(xí)慣性的哼了一聲。

  “謎底是恩?!绷硪粋€年輕人喊著說。

  “這不算,這明明是那個乞丐喊出來的?!钡谌齻€年輕人不同意。

  “對,對,對,這分明是他喊出來的,怎么能算你的?!碧岢鲑p錢的年輕人應(yīng)和著,也不同意。

  “乞丐明明是年紀(jì)大了,路過哼一聲罷了,你瞧他眼睛都沒朝這邊看。”猜對的家伙辯解著。

  “俺怎么知道他剛才沒朝這邊看,也許看了呢。”第三個年輕人反駁。

  “是的,就算他沒看,也是給你提示了,這不算,你這白撿一便宜,不公平?!贝蛸p的家伙想賴賬。

  “取消賞錢?!?p>  “耍懶,你根本就沒誠心想給?!?p>  他們?nèi)齻€人繼續(xù)爭論著不休,羅老卻已經(jīng)走遠(yuǎn)了。

  一股炊煙的味道順著煙囪在微風(fēng)的輕拂下吹進(jìn)了羅老的鼻孔里,羅老順著煙火味來到一戶大戶人家,站在大戶人家院墻外,透過花窗,他看見堂廳供桌上點著的蠟燭火苗兒一跳一跳的,墻上掛著的孔子造像中堂字畫大氣莊重,飯桌上擺滿了豐盛的酒菜。再朝灶房的方向看去,一位中年婦女正下著湯圓。

  他不緊不慢地來到院墻的鐵大門前,大門緊鎖,他小心翼翼地敲了敲,很久都沒有回應(yīng),他又連續(xù)敲了兩次,最后一次屋里的人聽清了,門從里邊推開了,一個中年男子,身高六尺有余,滿身綾羅綢緞,一身寶貴氣,禿著腦袋,捧著大肚子站在羅老的跟前,顯得盛氣凌人和高大威猛。

  “你誰呀,找誰呢?”還沒等羅老開口,中年男子便質(zhì)問起來。

  “討口飯吃,施舍點吧?!?p>  “去、去、去,沒有剩飯。哪兒的叫花子,這么大晚上還要飯,懶鬼一個。”中年男子毫不客氣。

  “行行好吧,俺餓了一天了?!绷_老露出渴望的眼神,說話有氣無力。

  “俺管你餓了幾天,自己好手好腳的,怎么不去掙口飯吃。”中年男子任憑羅老解釋就是無動于衷。

  “俺是落了難,年紀(jì)大了,沒辦法了,就為了討口飯活著?!绷_老說話顫顫巍巍,一副可憐相,臉色煞白,生怕惹怒了眼前的大個子。

  “叫花子見的多了,都口是心非,騙子一枚?!蹦凶佑悬c不耐煩了?!帮堖€沒做好,今個要飯沒有,要,去別的地方要?!?p>  羅老只好作罷,沒想到他平生第一次要晚飯,還碰了壁。他越想心里越覺得不是味兒,想想自己要是兒子還在,要是不想連累兒媳,他也不會落的這步田地,一把老骨頭還這么求人施舍。

  旁邊沒有路,他順著墻腳下的小路準(zhǔn)備離開。繞了一圈,卻來到大戶人家大宅后面,他無意間順著屋內(nèi)蠟燭的余光向里瞟了一眼,透過窗戶,他看見了大個子一大家子正在開心地吃著湯圓,談笑著,看上去十分幸福美滿。

  他怕屋里的大個子中年男子再次瞧見他,于是低著頭輕輕地離開了,大約沒過一會,大戶人家的門前燃起了巨大焰火,焰火竄上天,照亮了整個夜空,那一瞬間,在焰火的照耀下,羅老覺得眼前突然一亮,但沒過幾秒,眼前又一片漆黑,僅有一點月光的點綴,如同幻覺一般。

  繼續(xù)走著,他來到了另一戶人家門前,一位中年男子正在門前往家抱柴火。灶房里,中年男子的內(nèi)人正在下著湯圓,灶臺下面,有個小女孩正在燒著火,紅色的火焰照的小女孩臉通紅通紅的,像一顆熟透了的蘋果,羅行天看見小女孩格外親切,仿佛看見了自己的孫女,他想象著孫女是不是正在遠(yuǎn)方陪伴著她的母親生火做飯,過著歡快的元宵。

  “不要燒了,燒好了?!迸⒌哪赣H喊了聲小女孩的名字小花。

  這名字與羅老孫女的名字很像。

  小女孩站了起來,灶臺下的火由于沒有了木柴逐漸微弱直至熄滅。

  羅行天的幻想也就此打斷了。

  剛才憋著一肚子氣還沒消呢,他不準(zhǔn)備討口吃的了,可肚子又咕嚕咕嚕地響著不停。他餓的實在難受,走了那么多路,初春的天氣還沒暖透,人的體力消耗的也忒快。于是,他靜靜地站在外面等著,等著小女孩一家人吃飯時,再去敲門。

  小女孩家灶房的門關(guān)上了,但堂廳的蠟燭久久沒有亮起來。

  羅行天等的有些急了,他原本以為他們一家也會像大個子一家在堂廳吃晚飯的,可現(xiàn)在堂廳的蠟燭遲遲不見亮起來。按照農(nóng)村的習(xí)俗,一般喜慶的日子,一家人都是在正廳桌上吃著團圓飯。

  可小女孩家似乎有點不一樣,他走上前去,輕輕地敲了敲灶房的木門。

  “伯,有人敲門。”小女孩耳朵機靈。

  “哪嘞?俺怎么沒聽見。”小女孩的父親剛才沒在意。

  “咚咚咚?!绷_行天又敲了三聲。

  小女孩的父親這次聽清了,他還走到門前便對外喊了一嗓子。

  “誰呀?”

  “行行好,給點吃的?!绷_老央求著。

  中年男子拉開了門,在皎白的月光照射下,眼前有一位老頭站在面前,背有點佝僂,手里端著碗。

  “蓮,這兒有個要飯的,給他點吃的?!敝心昴凶由舷麓蛄苛艘环?p>  小女孩的母親放下手中的碗,連忙盛了一碗熱乎乎的湯圓,一個一個倒進(jìn)了眼前的乞丐碗中,湯圓沒有濺起燙滾的水,倒是碗壁燙的羅行天手指尖不停地擺弄著,也許是手掌起了繭,兩只手掌緊緊地捧住了碗。

  “爺爺,爺爺,別的乞丐都是討午飯的,你怎么討晚飯呢?”小女孩露出疑惑的表情。

  “你哪來這么多事,好好吃你的飯。”女孩的母親責(zé)備她了。

  小女孩噘著嘴,不高興了。

  “啪啪啪”遠(yuǎn)處響起了鞭炮聲,鞭炮聲響停息后,緊接著就是鑼鼓聲,聲音清脆響亮。一年一度的舞龍舞獅正式開始了。

  羅行天碗里的湯圓還沒開始吃,他的耳朵卻被這鞭炮聲和鑼鼓聲吸引了,他平時雖喜安靜,但這是他要飯以來第一次見到這番熱鬧的景象,他當(dāng)然不想錯過,況且想著以后可能會靜靜地死在荒郊野嶺,連個收尸的人也沒有,更別提什么法事、追悼和送靈之類的熱鬧景象了。他停下腳步,呆在一個月光能照射的屋檐下,快速地劃動著湯勺,吞起湯圓,剛?cè)胱斓臏珗A就被滑溜下胃,都沒來得及咀嚼味道。

  不大一會,他便將湯圓吃的干干凈凈,連碗里的湯也喝的一點不剩。喝飽吃完,他順著鑼鼓聲找到了舞龍舞獅的隊伍,隊伍舉著火把,像一條蜿蜒的龍在不停地游動著。

  隊伍里,有年輕人、有小孩、更有老叟老嫗。

  帶頭的是兩個老翁,可能是他們比較懂這一行,也可能是他們比較德高望重,一般年輕人對這些傳統(tǒng)習(xí)俗的門道知道的并不多,也不知道該怎么把玩。一個老翁手里拿著舞獅的繡球,另一個老翁手里拿著舞龍的龍球。

  每到一戶人家,舞獅的兩人組合在門前提前擺弄好姿勢,在繡球的引誘下,搖頭擺尾的緩慢走進(jìn)這一戶人家,在繡球的引導(dǎo)下,在鑼鼓聲樂和鞭炮的伴湊下,獅子擺出各種造形,同樣的動作有時重復(fù)幾遍,看上去好像獅子對這戶人家戀戀不舍的樣子。獅子是吉祥的動物,是叢林之王,是祥瑞的象征,通過這種舞獅的方式象征著這戶人家以后富貴吉祥吧。最后,這戶人家主人拿出貢糕擺在地上,或者拿出一匹鮮紅的布匹,俗稱彩,縫在獅子的背上,這才預(yù)示著舞獅即將結(jié)束。

  獅子,用嘴夾住貢糕搖頭晃腦地走出大門,這才正式結(jié)束了這戶人家的舞獅表演。去下一戶人家,又是同樣的動作重復(fù)表演一遍。

  羅行天,跟著鑼鼓的隊伍和一幫看熱鬧的人群準(zhǔn)備擠進(jìn)即將開始舞龍舞獅表演的這戶人家。他進(jìn)去之前,提前將要飯的家伙事兒放進(jìn)了一直背在肩上的麻袋里,和衣服等雜物混在一塊,然后放進(jìn)了一處枯萎的茅草叢,他怕帶著這些東西被別人說不吉利。

  剛擠進(jìn)去這戶人家,他就又被擠了出來。來看熱鬧的人實在太多了,堂廳里四周的凳子上都站滿了人,凳子前面也站了兩圈,僅留有一小塊地方供舞獅表演。

  他實在沒有辦法,只好待在外面,等獅子進(jìn)去了,他順著獅子進(jìn)去的道站在大門口處觀看。

  看著獅子在屋里歡天喜地的蹦跶著,他也隨著圍觀的群眾拍手稱快,嘴里喊著好,他看的很投入,甚至都忘記了自己是個要飯的,旁邊的人看的更投入,都沒看出來他是個叫花子。

  舞獅子很快就結(jié)束了,接下來就該論到舞龍了。由于龍比較長,在屋內(nèi)難以施展,因此,龍也就沒有進(jìn)入屋內(nèi)表演,在主人家門前表演。

  舞龍的人數(shù)更多,多達(dá)十幾人,每人手里拿著一根支起龍整個身體的長棍子,他們擺弄著棍子,不斷地展示扭、揮、仰、跪、跳、搖等多種姿勢,龍整個身體也就游起來了。不過,這確實是個體力活,表演一處人家倒不覺得有啥費勁,但是每家每戶都要表演就要消耗不少體力。

  鞭炮聲響起,舞龍開始了。龍是由竹篾編織而成,里面綁了手電筒,整個龍擺起來,在黑夜里,忽而在門前盤踞著、忽而舞動著。人們以這種方式祈求平安和豐收。

  舞龍結(jié)束后,同樣去下一戶人家重復(fù)著剛才的動作。

  羅行天看的很入謎,但他沒有繼續(xù)跟隨大隊伍,在他看來,他觀看這些僅僅是隨心所欲、圖個新鮮,當(dāng)然目的也僅是看看,回味一下曾經(jīng)家鄉(xiāng)的味道,而不是為了盡興,更何況,每家每戶表演的都是一樣,他并沒有太多耐心一直湊熱鬧。

  羅行天獨自一人離開了聚集的人群,去尋找自己藏在草叢里的麻袋。找到麻袋尋一處草垛或者涵洞安靜地睡上一晚,一天也就結(jié)束了。

  他來到扔麻袋的草叢邊,仔細(xì)尋找藏起來的麻袋,由于當(dāng)時著急去看表演,還未來得及做記號,現(xiàn)在找起來很是麻煩。

  茅草枯萎的顏色與黃麻袋差不多深淺,且這一大片茅草,他無從下手,找起來確實費勁。

  他有些懊悔,心想著隨身攜帶,背在肩膀就好了,反正也沒擠進(jìn)人家屋里,僅在門外看了下熱鬧,也不會被別人說道的。

  后悔也無濟于事了,所有一切都已發(fā)生。他只能硬著頭皮一處一處翻找,從茅草地東邊找到西邊,從茅草深處找到淺外,從里邊找到外邊,找了個遍,硬是沒瞧見,他甚至懷疑自己到底放哪了。

  “明明就在這兒,怎么找不見呢?”他自言自語。“會不會被別人拿去了?”

  他心生懷疑,但回想起剛才藏起來的時候,四周的確不見任何人,他便不再相信會被別人拿走了,更不相信誰會要他這些破玩意兒,又不值錢。

  他努力回想著藏起的地方,回想了好久,腦海里也沒能留下印象。

  他有些著急了,今晚找不著這些東西,就沒有睡覺的蓋被了,明天更沒有要飯的家伙了。

  天空突然起風(fēng)了。

  在微風(fēng)的吹拂下,枯萎的茅草像水中的波浪一樣,一片接一片向風(fēng)吹動的方向傾斜著,那藏在茅草中的麻袋露出扎口的白色紗布,在月光的照耀下,已可辨別。

  羅行天站在原地,向四周環(huán)視了一圈,發(fā)現(xiàn)身后的這片茅草叢里閃現(xiàn)了自己隱藏的麻袋,他喜出望外,如同一個困惑自己已久的難題被迎刃而解了。

  原來,他找錯了方向,他的麻袋藏在了他背對著的這片茅草叢里,而且就在跟前。

  鑼鼓聲隨風(fēng)飄蕩,時而清晰,時而模糊,但感覺離的已經(jīng)很遠(yuǎn)了。

  在他尋找麻袋的時間里,舞龍舞獅的隊伍把這附近人家都舞遍了,現(xiàn)在正在遠(yuǎn)處幾戶分散的人家表演。

  他沒有太多興趣再去看表演了,即使就在眼前,他也決不會再多看一眼。他心里最想的是去哪兒找一個涵洞睡上一覺。

  初春的天氣,晚上還是有些冷的,濕冷的感覺,尤其南方雨水偏多,空氣濕潤。不像北方那種干冷,空氣中的水分都被寒冷的天氣凍住了。

  羅行天行走在鄉(xiāng)間泥土路上,在月亮的陪伴下并不那么孤獨,他走到哪,月亮跟到哪。

  很快,眼前出現(xiàn)了一座拱形矮橋,矮橋下流淌著淺淺的溪水。羅行天走到橋堍,俯下頭朝河面看了看,要不是橋下有水,這個拱形矮橋下就成了今晚羅行天睡覺的好地方。

  既有點失望又有些期許。失望的是好不容易發(fā)現(xiàn)了一座矮橋,卻不能當(dāng)作睡覺的地方。期許的是發(fā)現(xiàn)了流水,上游肯定有干涸的小溪。

  他沿著小河兩岸的河堤走著,在一個支流分叉的地方拐過去,再沿著支流向上走了幾百米,便發(fā)現(xiàn)了一條干涸的小溝,小溝平常夏天暴雨季節(jié)充滿了水,向前緩緩匯入小溪,再向前并入大河,最終涌進(jìn)大海。

  干涸的小溝上有農(nóng)民搭建的木橋或石板橋,用來秋天收割稻子時方便行走的。

  羅行天眼前不遠(yuǎn)處就有一處簡易的木橋,木橋下面是干涸的泥土,橋下有足夠一人睡覺的空間,由于小溝比平地略低,因此能夠遮擋一部分風(fēng)吹。

  羅行天小心地走進(jìn)溝里,放下背上的麻袋和手中的拐杖,看了看眼前的這座木橋,搭建木橋的木頭估計有些年頭了,在歲月的沉淀中和大自然的侵蝕下,邊緣已經(jīng)有些腐爛。

  羅行天顧不上眼前這座木橋的形態(tài)和外貌了,更不在意它是否會斷裂,將就著湊合一夜吧。

  在他的人生里,湊合早就成為了一種常態(tài),相比追求完美,還不如用追求完美的時間躺下來靜靜的思考一下湊合的價值,這樣來得更實際點。

  他開始布置一下睡覺的窩了,就這樣躺在泥土上肯定是不行的。去附近農(nóng)田里抱了一大摞稻草,鋪在橋下的泥土上,又尋思找?guī)赘鶚渲吭趦蛇叺臉蚣缟希僭跇渲ι箱仢M稻草。

  橋兩頭是溝壩,橋肩兩邊被樹枝和稻草圍起來,這樣,夜晚就不會再冷了。

  羅行天躺在橋下暖暖地睡了一宿,直到第二天早上太陽高高掛起,遠(yuǎn)處寺廟傳來的鐘聲和低沉悠揚的誦經(jīng)聲,他這才發(fā)現(xiàn)已經(jīng)巳時了。

  他頭發(fā)髭髭著,眼泡兒有些浮腫,眼角下有一層白色的米粒疙瘩,他打算起身離開。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