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奇幻

穿越未遂的我只好原地復活

第142章 從前有座山,洞里講故事

  超越系魔法,顧名思義,是超越法則的魔法。它不受束縛,可以凌駕萬物。

  諷刺的是,最不羈的一系魔法,卻又是最需要羈絆的魔法。

  超越系的施法者,必須與另一位超越系的施法者緊密聯結,方可使用超越法術。這個世界上,沒有獨行的超越系法師。這便是“雙生之鑒”的法則。

  羅斯瑪麗和她的導師娜塔茵互為“雙生之鑒”,但她被獨自召喚到了龜馬大陸,和娜塔茵斷了聯系。所以,她本來是無法使用超越系魔法的。

  但是,就在剛才,她重新建立了“雙生之鑒”。

  她的第一反應是:娜塔茵也被召喚到了這個世界,然而她很快便否定了這條可能性。

  她和娜塔茵做了多年的搭檔,所以清楚這次的“鑒”不屬于她。這次的“鑒”對她相當陌生。

  那么問題來了:“雙生之鑒”的彼此需要有相當的默契,她是不可能和陌生人創(chuàng)造“鑒”的。而且,她甚至沒有經過儀式,便在瞬間建立起了“鑒”。這意味她必然和那個人有極強的關聯,強到無需交流、強到自然共生。

  羅斯瑪麗拼命在記憶中搜索。第一,這個人擁有超越系印刻。第二,這個人與她強關聯。第三,這個人就在龜馬大陸。

  然而其中的超越系法師寥寥無幾,多數都僅存在于史書中。而在這個世界上和她有強烈羈絆的人,除了亡姐萊文朵之外,就只有娜塔茵了。擁有不朽性命的人,和他人的交往難免寡淡如水。

  這里是龜馬大陸,一個不合常理的異世界。她對自己說。也許這里有什么我不了解的法則。

  她打算花一些時間去了解龜馬大陸的運作原理。她直覺地認為,這有助于她理解魔法的本質,對她的魔法造詣大有好處。

  但目前她沒有時間去思考這些。

  當前最重要的事情是,她殺死了狂信徒,通過了傳頌人的考驗。

  “所以,混沌神的威脅就算是解除了?”她問傳頌人。

  “不算是。”傳頌人說?!翱裥磐绞且魂囷L,他吹起了混沌的蒲公英,令它的種子灑滿大地。你止住了那股混沌之風,然而接下來我們還需要挖出那些種子,阻止它們長成參天大樹?!?p>  “所以,接下來我們的工作是剿滅那些被他激發(fā)了‘潛能’的人?”羅斯瑪麗問。

  “這是個很費時的工作,無需心急。”傳頌人說。“你今天的工作完成得很好。所以,我們會給予你應得的報酬。”

  “我并非為了報酬而來。”羅斯瑪麗說。

  “原初的意志所許諾的報酬,定然是你所需之物。”傳頌人說。

  “那么,我挺好奇的,我的這個‘所需之物’究竟是什么?”羅斯瑪麗問。

  “真相?!眰黜炄舜稹?p>  傳頌人和羅斯瑪麗回到了洞穴。

  傳頌人看似難以接近,其實卻意外地健談。她給羅斯瑪麗講了一夜的故事。

  她告訴羅斯瑪麗,那本人皮書其實叫做“遺留之書”。它本非這個世界的產物,由異世界的法師攜帶至此。這本書和這個世界的契合度極佳,因而仿佛是“自愿”地留在了這里。有許多人曾試圖將它帶到其他世界去,但在命運的捉弄下,沒人能成功。

  據說,遺留之書是由一個不知名世界的不知名法師所著。那名的法師天賦平平,但對魔法有相當強的執(zhí)念,散盡家財、付出一生鉆研法術,倒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法師不甘自己的學術成果遂時間湮滅,便用畢生所學著出一本魔法百科,希望自己的子孫能繼承自己的研究,好讓自己的心血不致埋沒。然而,這名法師醉心于研究卻忽視了家庭,因而和子女的關系很差,他的后代無一人從事魔法相關的職業(yè),他的嘔心瀝血之作也被隨手丟掉了。而那時,這本遺留之書還只是一本尋常的學術著作。

  幾年后,一名精通黑暗魔法的大法師在舊書市場上偶遇了遺留之書。大法師是好學之人,便買走了這本書隨意翻讀。大法師的魔法天賦遠超書的作者,不過他還是從作者數十年的研究成果中獲得了一些啟發(fā)。這本書遂成了大法師的枕邊書,他時不時會在行車間、如廁時、就寢前翻讀。

  后來,大法師進行了一項大膽的嘗試。他試圖把自己煉就成一具法器,以此獲得不朽的生命。這項嘗試出于大法師的一時靈感,并沒有堅實的理論基礎,所以毫無意外地失敗了。大法師沒把自己淬煉成任何有用的東西,只是白白送了性命。

  在清掃試驗現場時,大法師的助手發(fā)現了被鮮血染紅的遺留之書,書上還沾著大法師的肉屑和內臟。本來,紙被血液浸染了,上面的字就沒法看了,結果助手卻發(fā)現,遺留之書上字字清晰可辨。不僅如此,他還發(fā)現在書上的最后一頁上用血字記錄著一則咒語。助手認得那筆跡,他知道這血字并源于自于書的原作者,而是出自于大法師。

  助手直覺地認為,這行字不是大法師生前寫下的,而是在那次失敗的試驗中形成的。他意識到大法師的魔力與鮮血把這本書變成了一個不可言說的物品。后來,這位助手在旅行途中被殺,殺死他不是什么強盜土匪,而是一名發(fā)了狂的法師。遺留之書因此落到了這名狂法師手中,不知為何,他對這本書竟是極為推崇。魔法求道者之間的心有靈犀令他很快理解到:最后一頁上的血字源于一場瘋狂的實驗。狂法師認為“獻祭自己以獲得更高魔法造詣”的思路簡直是天才之舉,于是很快他很獻祭了自己。

  狂法師也毫無懸念地死掉了,而遺留之書的最后一頁上多了數行血字。有趣的是,所謂的“最后一頁”是在狂法師死后憑空出現的,因而之前的“最后一頁”變成了倒數第二頁。這本書輾轉于多名魔法狂熱者之門,它的擁有者們無一例外地死于自我獻祭,而每次都會導致遺留之書出現新的“最后一頁”;如果其獻祭者法力超群,有時它會突然新增數十甚至數百頁血字。這本書的頁數變得越來越多,在千年的歷程中逐漸擁有了上萬個頁碼;然而,從外觀來看,它卻沒有變厚,與最初的樣子沒有分別。

  直到有一天,遺留之書落到了一名正直的主教手中。主教意識到,此書乃詛咒之書,會吞噬它的主人并不斷尋找新的寄主。主教的法力不足以毀滅此書,因為一人之力無法對抗千百法師的執(zhí)念;但主教找到了封印了它的方法:他將自己的皮囊做成了遺留之書的封面,宣告著此書已被裝訂完畢。一個被裝訂完畢的書是不能再新增頁數的,因而不會再有人死于獻祭。

  主教的自我犧牲之舉阻止了魔法愛好者們的自我屠戮,卻也陰差陽錯地令這本書得到了圓滿。原本,遺留之書是一本毫無實用價值的書,只能引誘法師獻身,卻不能給他們提供任何幫助。但在裝訂完成后,人們發(fā)現:這本書變得“可用”了。只要為書注入魔力,便可以使用記載在書上的上萬個法術。這些法術是那些狂熱的法師們用生命換來的瀝血之作,威力自然不可小覷。

  越強的法術,便會消耗越多的魔力。而越是平庸的法師,便越熱衷于用外物來令自己強大,所以這本書的使用者們往往不具備使役它所需的龐大魔力。他們太渴望能駕馭這本書,不惜耗盡魔力以驅動法師,最終因魔力枯竭而死。此外,這本書的作者們多是性格偏執(zhí)之人,書上記載的也多為黑暗、咒噬類的法術,會令施法者的靈魂與軀體受盡折磨。最終,“因使用遺留之書而死”的人,其數字超過了“為遺留之書獻祭而死”的人。這是主教始料未及的事情。

  而且,鑒于遺留之書的巨大軍事價值,“為爭奪其擁有權而死”的法師又遠多于上述兩個數字。甚至,此書還引發(fā)了國與國之間的戰(zhàn)爭,由此涂炭的生靈更是不計其數。

  “此書當毀?!绷_斯瑪麗評價道。

  “你知道這本書不肯離開這個世界的原因嗎?”傳頌人問。

  “因為在這個世界里,這本書不可能被毀掉?”羅斯瑪麗問。

  “正確。此書是由千百法師的遺愿凝結而成?!眰黜炄苏f?!八麄兊脑竿?,就是令法術流傳。而在這個世界,愿望就是神通,神通就是現實。除非人類的滅絕,否則人類的欲望便不滅。欲望不滅,這本書就不可能被消滅。所以,你應該理解:由至高無上的原初意志保管這本書,是最為穩(wěn)妥的舉措?!?p>  羅斯瑪麗并不確信這一點。鑒于這本書的性質,把它放到任何人手中她都不可能放心。但另一方面,她也不想自己持有它。她不認為自己有能力駕馭這本書而不受其蠱惑。

  “原初的意志會如何處置這本書?”她問。

  “原初從不‘處置’?!眰黜炄苏f?!霸醯囊庵局粫€原事物的本來面貌。你能理解嗎?”

  當然不理解。羅斯瑪麗懷疑這些話只是傳頌人在故弄玄虛。神棍們總是愛說一些似懂非懂的東西。

  “這要從原初的本質講起?!眰黜炄苏f。

  原初的本質是什么?好吧,一個哲學問題。神棍們也特別喜歡談哲學——既不讓人聽懂又顯得特別高大上。

  “你了解這個世界的起源嗎?”傳頌人問。

  又是一個哲學問題。羅斯瑪麗認為起源本身就是無從回答的邏輯悖論。古穆拉曾說過,他們的那個世界起源于一場大爆炸,但她認為這個所謂的爆炸也稱不上起源。不過,在龜馬大陸,這個難解的問題卻似乎有個標準答案。

  “世界由原初神和混沌神共同創(chuàng)造。”羅斯瑪麗敘述著家喻戶曉的上古神話。

  “錯?!眰黜炄苏f。“既是起源,那么便必是唯一。起源的神明只能有一位。”

  “世界由原初神創(chuàng)造。”羅斯瑪麗改口道。傳頌人是原初神的馬仔,自然不待見混沌神。

  “還是錯了?!眰黜炄苏f?!拔ㄒ坏钠鹪瓷?,是混沌神?!?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