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征說,“爸爸,學(xué)校要出詩歌特刊,我向?qū)W校推薦了你的詩歌日記,老師覺得很有價值,所以讓我回家找你要其他的日記”。
畢忠聽完后有點自豪又有點搞怪地笑了笑,“畢征,你現(xiàn)在覺得爸爸有點厲害了吧,你們學(xué)校的老師和學(xué)生都喜歡看我寫的詩歌日記,我的日記就是實實在在和你一起學(xué)習(xí)和創(chuàng)作詩歌的故事,其實不是我的故事寫得好,而是我真的是把詩歌的創(chuàng)作過程記錄下來了,這為很多想學(xué)習(xí)創(chuàng)作詩歌的人會提供有益的參考”。
畢征有點著急地說,“爸爸,現(xiàn)在校長和老師都催要稿件,之前你和我只是寫了5篇左右,遠遠不夠,我看至少要有20篇左右。爸爸你什么時候可以再寫一些詩歌日記給我呢”?
畢忠想了一下說,“時間這么急,那我們挑選一些我們?nèi)ミ^的旅游休閑地方,把它們寫進詩歌。好啦,畢征,你想想我們干脆現(xiàn)在寫,你看寫那個地方好呢”?畢忠看到這次是畢征難得主動提出來要詩歌日記,那就是愿意和自己一起創(chuàng)作詩歌了,這雖然是學(xué)校的要求,但也是兒子開始轉(zhuǎn)變,不再僅僅是應(yīng)付自己而學(xué)詩歌了,這就是進步。
畢征想了一下說,“我們春天的時候和同學(xué)幾家人去過沙心島玩,那里給我的印象非常深刻,那我們就寫沙心島吧”。
畢征這段時間集中學(xué)習(xí)李白的詩歌,能背會的詩歌逐漸增多了。今天畢忠讓他挑一首詩歌來模仿著寫沙心島。
畢忠對畢征說,“《早發(fā)白帝城》和《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都挺不錯的,你挑一首來模仿改寫吧”。
畢征回答說,“爸爸,這兩首詩歌都是七言的有點費勁,我還是挑一首五言的詩歌吧”。正好他們前兩天學(xué)了李白的《玉階怨》這首五言詩歌。于是父子倆把它找了出來,兩個人對著書本,從頭開始朗讀了幾次。
《玉階怨》
李白
玉階生白露,
夜久侵羅襪;
卻下水晶簾,
玲瓏望秋月。
然后畢忠對畢征說,“我們這個階段模仿改寫詩歌。關(guān)鍵是要模仿李白的句法。這好像是一個命題作文,因為寫詩歌,如果說是什么都讓你自己定,隨心所欲,反而不知從何下手。如果不給你設(shè)置一些條件的話呢,那么可能你反而有點難寫。現(xiàn)在在句法上模仿李白,雖然說給出了一定的限制,但是也有了一些句法的參考,那么你寫起來的話就有一個切入點。《玉階怨》這首詩歌,可以模仿的是第一句在中間的生字,第二句中間的侵字。我們先用他的第一句句法吧,就是A詞生B詞,這樣來寫一首詩歌吧”。
畢征點了點頭。畢忠接著說,“那我們第一句要說沙心島的什么東西呢”?
畢征想了一下說,“我覺得沙心島最好的是那些綠草地,非常廣闊,讓我看著非常的舒服,心胸為之變得更寬廣”。
“那好吧,你想怎么說呢”?畢忠順著兒子的思路繼續(xù)問。
畢征想了一下就說,“初春生小草”。
畢忠對畢征說,“生小草還不如改成生綠草或者生碧草。初春也不錯,不過我們?yōu)榱吮硎旧承膷u春光明媚,艷陽高照,我們就用春日生碧草”。
好,第一句詩我們就完成了。第二句是要用A詞侵B詞,中間有一個侵字有點難。于是畢忠對兒子說,“我們把侵字改成入字。有什么可以入到沙心島呢”?
畢征說,“春天里有暖風(fēng)吹。我寫第二句暖風(fēng)入沙心島”。
畢忠說,“你這是多了一個字。既然沙心島上有很多綠草,可以叫綠島,另外相約入綠島好些”。
畢征頓了一下說,“暖風(fēng)入綠島,還行?!?p> 畢忠接著問,“那第三、四句可以寫在沙心島玩你覺得最高興的事。你想想看是什么呢?”
畢征回答說,“當(dāng)時我和同學(xué)們在玩平衡車,在追逐,在玩耍,在打鬧,非常高興。還有我的同學(xué)還在那里放風(fēng)箏,風(fēng)箏飛得很高。所以我寫少兒共歡聚,風(fēng)箏飛得高”。
畢忠聽了后,稍微思索了一下對畢征說,“少兒齊歡聚這一句還是太直白了,我們應(yīng)該改一改。那既然是一群小朋友在跑,可以省略一下主語,我們就講嬉戲追玩伴。另外風(fēng)箏飛得高不夠有詩意,我們可以改為風(fēng)箏一線高,這樣可以點名風(fēng)箏飛多高都有一根線在牽引,還很有哲理”。畢征連連點頭。
畢征把改好的詩歌抄了下來,詩歌名字就叫做沙心島。
沙心島
春日生碧草,
相約入綠島;
嬉戲追玩伴,
風(fēng)箏一線高。
又休息了半個小時,畢征按照計劃學(xué)習(xí)了李白的詩歌--《怨情》,心里惦記著要父親的詩歌日記,現(xiàn)在要父親抓緊教他創(chuàng)作詩歌,這樣詩歌日記才會有米下鍋,所以畢征說,“爸爸,我們又繼續(xù)寫詩歌吧”!
畢忠心中非常高興,以前催畢征背誦詩歌,他很不情愿,現(xiàn)在學(xué)校安排他做編輯,有任務(wù)就是不同,現(xiàn)在追著我教了。于是畢忠問道,“那又寫什么呢”?
畢征回答道,“我去看看以前拍的照片,選一個景點?!?p> 畢征這幾年養(yǎng)成了一個習(xí)慣,每到一個地方玩,都吵著讓畢忠把手機借給他,拍上幾張照片。因為學(xué)校在假期的時候,布置的作業(yè)就需要拍照片。去年,畢忠專門和畢征出門拍好照片,畢征回來還寫了一篇游記作為假期作業(yè)交上去。慢慢地,畢征就養(yǎng)成了拍照片的習(xí)慣。
畢征到書房里翻了翻。他從書房里一邊出來,一邊說,“爸爸,我找到了上學(xué)期的假期作業(yè),拍的是越州塔的照片”。畢忠一聽,來了精神,越州塔是很棒的一個旅游景點,就讓它作為詩歌旅行團的第二站。
接著畢忠忽然間想到了一個問題,越州塔雖然是很著名,不過今天學(xué)的《怨情》這首詩歌比較難模仿。李白《怨情》這首詩歌,不算家喻戶曉,是這樣寫的——美人卷珠簾,深坐顰蛾眉,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
畢忠問畢征說,“這首詩歌雖然簡單,但要模仿得好不容易。你看看從哪里模仿,要保留什么詞”?
畢征想了一下說,“我們保留但見和不知這兩個詞吧!別的我們都改一改”。
畢忠聽了后點點頭,也只能這樣了。于是畢忠繼續(xù)問,“那我們第一句怎么來講越州塔呢”?
畢征說,“李白寫美人卷珠簾。那我們可以說秋風(fēng)卷華簾”。
畢忠說,“一共四句詩寫越州塔,篇幅很有限。可能我們直接寫塔更好一些”。
畢征拿著越州塔的照片端詳一會兒說,“那我就寫高塔矗江畔”。
畢忠一聽還有點意思。因為當(dāng)時的照片是晚上去拍的,越州塔有很漂亮的燈光,可謂霓虹光影,美不勝收。畢忠接著問,“我們怎樣把越州塔漂亮的夜景表達出來呢”?
畢征說,“霓虹真璀璨”。這一句不理想,不過為了不頻頻打斷他的思路,畢忠暫時不提修改意見。畢忠接著說,“畢征,你一鼓作氣把剩余的兩句都寫出來吧”!
畢忠說完就到陽臺接了個電話?;氐娇蛷d的時候,畢征還在稿紙上寫詩句。畢忠笑著說,“畢征,今天的感覺沒來嗎”?
畢征回答說,“感覺還可以,就是押韻有點費勁。爸爸!我想了后面兩句,但見久久立,不知為誰站”?
畢忠琢磨了一下,“不知為誰站”這一句有點俗。畢忠就說,“畢征,李白說不知心恨誰。如果我們模仿寫不知**誰,誰字前面用什么詞呢”?
畢征重復(fù)了一下不知心恨誰,然后說,“那可以說不知等候誰”?
畢忠回答說,“還好??梢愿M一步用守候,因為等候比較普通,守候是守望了很久,經(jīng)過了漫長的等待,心情會更惆悵”!
畢征把改了的詩歌讀了一遍,高塔矗江畔,霓虹真璀璨;但見久久立,不知守候誰。畢征說,“爸爸,第四句改用誰字結(jié)尾,第一、二句的畔,璨字就不壓韻了”。
這是寫作詩歌經(jīng)常會遇到的事情,因為要押韻,所以在有某一句經(jīng)過修改后屬于佳句的,別的句子要圍繞它來改。
畢忠于是問兒子,“畢征,那第一句高塔要連那三個字才好了”。
畢征念念有詞說,“水字和誰押韻,我就說高塔臨江水吧”。
“很好!第二句再改”,畢忠鼓勵畢征說。
“霓虹彩云追”,畢征思考一番后回答。
“還好。我也對一句長空耀華輝。想想你這一句彩云追有動感,還是你的好。第三句但見久久立有點呆板,不如換成但見時時望,這樣把越州塔變成一個擬人化的形象更好”。
越州塔
高塔臨江水,
霓虹彩云追;
但見時時望,
不知守候誰。
畢征把創(chuàng)作的詩歌又抄了一遍,心想今天很有收獲,自己都可以代爸爸寫詩歌日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