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現(xiàn)實

此生只為她一人而活

第二章:放假了還上個班

此生只為她一人而活 勤勞的牛德華 4003 2022-04-12 11:16:28

   ?。ㄒ唬┚W(wǎng)絡小說的成功秘訣(1)

  網(wǎng)絡小說帶有典型的商業(yè)特性,什么叫商業(yè)?光自己叫好不行,還必須有人買單,而且是盡可能多的人買單,至于好與不好另做話說,關鍵是得有人看得下去。只要有人買單了,哪怕事后被人罵得狗血淋頭,都無損于它的成功。它成功的標準只有一個:讓讀者掏腰包,讓作者或者網(wǎng)站賺取利潤。至于賺錢之后的后評價,不在考慮之列。

  雖然看似簡單,看似庸俗,看似與文學“陽春白雪”的高潔格格不入,甚至是褻瀆,但無可否認的是,要讓讀者為一個虛無縹緲的故事而拿出真金白銀,并不是那么容易。

  關鍵的要素有兩點,第一,讓讀者看了開頭想知道后面的情節(jié)。第二,要讓讀者閱讀興趣保持延續(xù)性,甚至是花錢都在所不惜。

  第一點其實就很難,天下故事該有多少?憑什么讓讀者認準你的故事?所以,小說的開頭部分非常重要。我們有一句經(jīng)典名言:如果在第一章你不能吸引到讀者,請相信讀者會選擇網(wǎng)頁右上角的那個小叉叉。只要讀者選擇了右上角那個叉叉,這本書九成以上的概率是不會第二次進入他的眼簾——剩下的一成概率是什么?是這本書的真正紅火,如果這本書紅了,會讓部分讀者重新回頭來認識它。

  那么,怎么讓讀者不選擇那致命的叉叉呢?有如下訣竅缺一不可。首先,五百字之內必須讓主角進入狀態(tài)。其次,一千字之內,情節(jié)必須展開。最后,第一章內,必須找到讀者的興奮點。至于興奮點就很多了,懸念、想象、自我代入都是。鑒于大家對自我代入可能比較陌生,我作一個解釋,自我代入俗稱“代入感”,就是讀者對主角的感同身受,我們稱其為“夢的萌芽”。

  如果說第一點是難的話,第二點無疑是艱難。第二點是要保持讀者的閱讀興趣持續(xù)性,不至于中斷,任何一次中斷,都意味著拋棄。大家可以想一想,一本網(wǎng)絡小說,動輒五六百萬字,幾千個章節(jié),有多少個點是小說的“命門”?隨便一個命門都會導致讀者離你而去,要將所有的命門全都罩上,又有多難?其中有一個命門是最最核心關鍵的,那就是公眾版與VIP版的那個交界點。前面是免費的,后面是要錢的,多數(shù)人看書是不會花錢的,包括大家在內,大家自己可以想一想,你有沒有花錢看過書?所以,一般情況下,有八成的讀者會在這個環(huán)節(jié)離開,這就是為什么作品收藏數(shù)一般是訂閱數(shù)五倍開外的根本原因。

  前面說了艱難,后面就要說得秘訣了。

  怎么吸引讀者興趣,怎么讓讀者花錢也去追?

  這里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名家。名家有一些固定的讀者群,俗稱忠實粉絲,這些人熟悉作者的套路,清楚作者的手法,癡迷于作者創(chuàng)造的一個個人物,哪怕新書有些小瑕疵,他們依然堅信會在作者那里找到新的快感,他們會追,追你到永遠。另一種情況是非名家,沒有固定的粉絲群,或者是粉絲群不夠龐大,這些人只能依靠情節(jié)取勝,要保持每一章節(jié)的吸引力。這么說起來,大家可能覺得匪夷所思,你前面說過,一本書幾千章,就意味著百孔千瘡、到處都是突破點,誰能全都堵上不讓讀者流失?其實也未必。一本書的初期危險性大,到了故事情節(jié)展開到一定的程度時,吸引別人的興奮點也在增加,一兩個興奮點的破滅,并不完全會形成讀者的流失,因為他還有其他的興奮支撐,哪怕他們看到最失望的章節(jié),他們也會堅持個十幾二十章才放棄,只要在這后面的堅持階段給他新的興奮點,他又會延續(xù)下去。

  說到這些,大家是不是就明白了很多?

  有人說,寫長篇網(wǎng)絡小說的人那真不是人,是神,其實也不是,他們確切地說,只是一群善于尋找他人興奮點的人,在某個意義上來說,這些人在網(wǎng)絡小說中是情商很高的人(不代表現(xiàn)實)。

  問題的結論出來了,網(wǎng)絡小說成功的秘訣就是:尋找盡可能多的興奮點,并且讓興奮點持續(xù)興奮。那么,關鍵的核心就來了,什么東西可以持續(xù)帶來讀者的興奮感?

 ?。ǘ┚W(wǎng)絡小說的成功秘訣(2)

  這個問題一出,可能很多老作家會笑:我不愿意指你的痛處,你還非得問。網(wǎng)絡小說靠的不就是低俗來吸引屁事不懂的小孩子嗎?

  如果你這么認為,你就錯了。

  不可否認,網(wǎng)絡小說中有低俗,而且是海量的低俗,但這種元素決不是支撐一部網(wǎng)絡小說走向成功的東西,恰恰相反,它是制約一部作品高度的關鍵因素。低俗的細節(jié)一多,這部書就廢了。

  因為網(wǎng)絡小說靠低俗吸引讀者,這個命題原本就是錯的。比如色情元素,在很多人印象中,這是網(wǎng)絡小說的賣點,甚至一些初入這個行當?shù)淖髡撸矔高@種錯誤。但大家想一想,一張色情圖片跟一千字的色情描寫相比較,誰的沖擊力大?更別提隨處可見的黃色小電影了。大家既然可以隨意找到比你沖擊力大得多、直觀得多的刺激,還有誰會在文字中去尋找這種低烈度的刺激元素?

  一部網(wǎng)絡小說不成功有多種理由,甚至不需要理由,但一部網(wǎng)絡小說成功,只有一個理由:它在各方面都經(jīng)得起檢驗。

  讀者的興奮點、也是網(wǎng)絡小說吸引人的地方,我概括為如下幾個方面。

  一是故事夠順暢。如果表述不順暢,再好的故事也沒人看。

  二是情節(jié)夠精彩。平淡是大忌。

  三是其中有些點別人無可復制,這些點是每本成功作品的標簽。比如《誅仙》中雪夜獨舞,比如《鬼吹燈》中的古墓文化,比如《中華游龍》中的家國情懷、長城題詩而為國從容赴死,比如《知北游》中的浪漫情懷,比如《遮天》中“你在星空那頭,我在星空這頭,我修行千年,不為追求永生,只為能等到你回來”的驚世愛情。

  這些東西都是健康的,一本健康而積極的作品才會有真正的生命力。

  我總說,網(wǎng)絡小說的世界是操蛋的,但也是最公平的。忽悠編輯或許可以,忽悠讀者決不可能。

  網(wǎng)絡小說的讀者其實沒有想象中那么低端,他們可以忽視錯別字,語法,但他們不會忽視你的任何一個情節(jié)漏洞。拿我當初寫歷史小說《風雨西游》來說,我查閱了大量漢朝資料,確信沒有什么大的問題,但僅僅才過七章,就出了問題,一個讀者告訴我:“你說景帝駕崩,武帝繼位”,如果在那個朝代,你非死不可。什么原因?武帝是劉徹死之后的名號,他剛剛上位,你咒他死?我汗顏無地!別以為讀者是弱智,讀者天南海北,各個層面的都有,大學教授都不在少數(shù),一旦挑刺,誰都頂不住。而且現(xiàn)代社會,資訊高度發(fā)達,隨便什么東西讀者一查,就會真相大白。

  話說到這里,成功秘訣這一塊基本就可以總結了:一個好的故事,一種順暢的表述方式,再加上健康的立意,刻畫一個個有血有肉的人物,讓人留下能去追憶的東西。

 ?。ㄈ┚W(wǎng)絡小說的寫作技巧

  說到這個話題我很慚愧,很多網(wǎng)絡小說作者都曾告訴過我:你其實不適合寫網(wǎng)絡小說,你太計較文字。是的,凡事都得有個比較才會得出結論。跟傳統(tǒng)文學作家比起來,我是最不計較文字的,但跟那些網(wǎng)絡作家比起來,我又是很在乎文字表述方式的。我總說我是界于傳統(tǒng)文學與網(wǎng)絡文學中間位置的那一種人。一方面向往網(wǎng)絡小說自由的框架、自由的發(fā)揮,另一方面又難以舍棄傳統(tǒng)文字的美感。

  成也簫何,敗也簫何,正因為我是這樣的人,才注定了我的成績。網(wǎng)絡小說我沒有大紅大紫過,但我走到今天,完本的任何一本書也都沒有大敗過,哪怕我換了兩個馬甲,依然會被獨具慧眼的讀者們從十萬書籍中清選出來,將它與二十四橋明月夜順利掛鉤。

  這是榮耀也是悲哀。

  或許也正是因為這個,我才覺得我可以就網(wǎng)絡小說的寫法,針對一群德高望重、對文字深有研究的人,說一些或許淺薄、但或許也有些啟發(fā)的看法。下面的一些具體寫法,大家不用去深究,當成一個啟發(fā)就好。

  說到寫網(wǎng)絡小說,還是從分類說起吧,各種類別的寫法是不一樣的,網(wǎng)絡小說有很多分類。

  針對男性讀者與女性讀者而言,分男頻與女頻,可能很多人會不解,讀者性別跟小說有關系嗎?傳統(tǒng)文學中當然沒有關系,但在網(wǎng)絡小說中關系非常大,男頻的小說女讀者或許也會看(多是女漢子),但女頻中的小說男讀者卻是九成九不會看的。為什么?男人與女人的夢是不同的,男人想著征戰(zhàn)天下,無所不能,女人想著相夫教子,享受甜蜜的溫馨。他們想在小說中追尋什么?其實也就是自己夢想的某種程度的演繹,夢想不同,期待就不同。這就是男頻作品大多熱血、異能滿天飛,而女頻多是總裁、穿越、做皇后之類的根本原因。

  這是針對性別的分類,還有針對小說性質的分類,這種分類就多了,玄幻、魔幻、都市、歷史、仙俠、懸疑等等。這些類別的作品我都寫過,也有粗淺的了解,寫法是不一樣的。玄幻主要是故事要玄,場景一般設置于一個虛擬的空間,這個空間以東方元素為主。魔幻一般以西方世界為場景,人物的名字、地名都帶有明顯的西式風格,比如凱瑟琳、亞迪斯等,而技能往往是魔法元素,光明、黑暗、土、火、水、風這是六大傳統(tǒng)元素,后期不斷演繹,加入電魔法、空間魔法、時間魔法等等。都市的寫法最有考驗性,很多人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將都市變得陌生,高手的寫法是熟悉的都市、熟悉的細節(jié),任何一種情況出現(xiàn),都在意料之外,又在邏輯與情理之中。歷史有難度,我基本不敢談,因為歷史的寫法是小細節(jié)真實,大的走向真實,中間穿插一條主線卻是虛構,要完美對接,極度考驗專業(yè)水準。仙俠關鍵是氣魄,開局宏大,世界宏大,如果能夠將傳統(tǒng)的神話王朝完美對接,就是上品。懸疑很難寫,出版這一塊卻是寵兒,其中最關鍵的元素就是腳下的土地必須真,一些引風草必須真,故事可以自由演繹,但度非常重要,過度了它就成了神話,演繹不夠它就失于平淡,這中間的度我們稱之為“灰色地帶”。比如《鬼吹燈》,中間會出現(xiàn)怪蟲、僵尸,但通篇是沒有直接描寫鬼的。里面的黃大仙(黃鼠狼)可以迷惑人,可以操縱人,但它卻是不能直接說話的。

  前面說到了各種類別的寫法,后面要說得一般性的規(guī)律。

  作家有兩種,一種人是激情沖動型人格支配,這種人往往要么不寫,要么瘋狂地寫,他們可以一天只睡三個小時,剩下的時間瘋狂寫作,如果興趣沒了,他們又睡他幾天幾夜。另一種人是理智型人格,他們每天寫上幾千字,風雨無阻,該吃吃,該睡睡,哪怕遭遇重大變故,依然不改他們的寫作風格。

  寫傳統(tǒng)小說我不知道,但寫網(wǎng)絡小說必須是第二種。

  因為網(wǎng)絡小說原本就是瘋狂的,如果以瘋狂人格來寫的話,那就真是火上澆油,無可復制。有很多生動的例子、或者叫慘痛的教訓,比如古龍。古龍好酒,好女人,酒色無度,才華橫溢,他留下了無數(shù)激動人心的豐碑,但他卻也英年早逝。比如我曾經(jīng)遇到過的一個網(wǎng)絡寫手叫閃爍,他創(chuàng)造了一個奇跡至今無人打破,十個小時寫下五萬字,他告訴我他是怎么寫的,先用紗布將指頭包上,然后敲打。我說你受得了嗎?他說受得了!我說鍵盤受得了嗎?他說他一年換三個鍵盤。

  我的基本方法是:以不打破生物鐘為底線,每天最多不超過一萬字,到了一萬字時,立刻收手,哪怕再閑,哪怕思潮泉涌,說不寫就不寫。此外,存稿非常重要,每時每刻保證手頭有存稿至少十五萬。這不僅僅是從容應對,關鍵是心態(tài)得以放松,有充足的時間去思考故事的走向,不至于被逼迫作出錯誤的選擇。

  這一節(jié)對傳統(tǒng)文學作家只是參考,你們不可能作出這個選擇,那么,下一節(jié),說點大家感興趣的東西,就是網(wǎng)絡小說與傳統(tǒng)小說的對接,希望對大家真正有些作用。

 ?。ㄋ模┚W(wǎng)絡小說與傳統(tǒng)文學的對接

  我們說一部作品好,好在哪里呢?一般人會說語言、立意、故事,這些評價的元素,對于傳統(tǒng)文學與網(wǎng)絡文學是沒有區(qū)別的,區(qū)別只在于順序而已。傳統(tǒng)文學會是這么排:語言、立意、故事。而網(wǎng)絡文學會這么排:故事、語言、立意。

  傳統(tǒng)文學往往自覺不自覺地將語言放在首位,而網(wǎng)絡文學一定會是將故事放在首位。

  誰主誰次其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評判依據(jù)沒有大的出入,都是考量這三個方面。

  既然沒有區(qū)別,就證明網(wǎng)絡文學與傳統(tǒng)文學是相通的。

  先說一說兩方的優(yōu)劣點。網(wǎng)絡文學的缺點就在于它過度地迎合讀者需求,降低了文學藝術性的自我要求,為了故事犧牲了太多的東西,導致作品的厚度有損(當然,我說的這個厚度不是書本的厚度,而是藝術底蘊的厚度)。

  傳統(tǒng)文學的缺點就在于為了藝術性,它犧牲的它的寬度與廣度,這一點沒有撞中讀者的興趣點。

  怎么辦呢?

  還是一個觀念的問題。首先依然是認同。

  傳統(tǒng)文學的前輩們,該承認網(wǎng)絡文學的創(chuàng)造性,該承認他們想象力實在是豐富。網(wǎng)絡寫手們,我們也該承認,文字是有美感的,這老祖宗留下的玩意兒,的確博大精深,有時候,我們真的是在褻瀆文字。

  其次呢?融合。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取他人之長,補己之短。

  是時候了!將網(wǎng)絡文學的豐富想象力、奇峰疊起的創(chuàng)造力融入傳統(tǒng)文學,用傳統(tǒng)文學的厚度包容這些故事,演繹這些故事,會是一個什么場景?

  這一節(jié)到此就算是止了,只因為到底怎么去融合,是我目前思考的話題,我自己可以努力去做,但我還沒到可以總結的時候。***

 ?。ㄎ澹┬≌f的一些體會

  我算不得作家,也從來沒有將自己視為作家。就如同大多數(shù)網(wǎng)絡寫手一樣,更習慣稱自己為寫手。這是有講究的,作家,作而成家,是一個高度,他們的寫作叫寫作。寫手,只是寫作的那只手,更多的是工具運用,他們的寫作叫“碼字”。

  作家也好,寫手也罷,好歹也碼了上千萬字,各種情景貫穿、各種人物塑造、各種表述、各種各種,算是比較熟練。

  既然是個文字的熟練工,還是有些感悟可以說一說。

  首先是故事的塑造。很多人寫作有一個先決條件,將故事框架完全理順,甚至將每一章節(jié)的名字都取好,內容都設定好,然后再填空。這種方法好不好?當然好,至少它可以保證故事在自己掌控之下。但對于真正的長篇而言,有時候也會壞事,三個方面的缺點。其一,故事框架的設定是一個非常燒腦的過程,往往需要漫長的時間才能設置完整。等到設置好了,激情消退了,故事還沒開始就夭折。其二,故事框架已經(jīng)限定死了,但故事一展開,你往往會發(fā)現(xiàn),故事的情節(jié)有時偏離軌道,開始的設定變得不合理,怎么辦?只能修改后面的全部提綱,這修改又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其三,故事限定后,一些突然冒出來的靈感會變得無所適從,安吧影響大局,不安吧,舍不得放棄,讓作家頗受煎熬。很多人也懷疑,網(wǎng)絡作家動不動一寫幾百萬字,這提綱怎么設計?很簡單,我們沒有完整的提綱,一般是一開始寫下開頭部分的提綱,然后依勢而變,把握大的方向不偏離,至于枝節(jié)隨它去,追求自然和諧生動有味。這兩種寫作方式,用一個通俗的比喻是前者是畫畫,后者是栽樹。畫畫你是先畫輪廓,然后工筆畫細節(jié),在空隙處填顏料,填完也就完了。栽樹呢?栽下樹苗,看它怎么長,長大了,生枝、枝上又生枝,長葉子,開花。兩種模式,兩種結果,前者工整規(guī)范,后者不拘常規(guī),前者大氣,后者靈氣,也就這樣。

  其次是情節(jié)的設定。有人說過這么一句話:最為考驗作家水準的東西,其實不是寫故事,而是怎么去處理繁與簡的關系,有的情節(jié)需要濃墨重彩,有的情節(jié)則是越簡單越好。如果沒有繁簡,不管什么故事都是講不好的,該繁的地方,你簡了,讀者會沒被感染到;該簡的,你繁了,讀者思維會被你帶偏,從而偏離故事主線,感覺亂。大家都是由簡入繁的高手,我也就不提由簡入繁,專提由繁化簡。比如這么一個介紹:“周醫(yī)生,人家叫他周瘸子,他原本不是瘸子,因為給別人開了兩幅藥,被打成了瘸子。”是不是很簡單?有沒有說清楚他的醫(yī)術底細?再比如下面一段對話:“據(jù)我所知,鳳凰帝國并不是你的家園。”“是!”“但它是鳳凰山莊的家園!”“是!”“鳳凰山莊的人欲毀滅鳳凰帝國,你這個外人跳出來阻止,是不是很諷刺?”“那是相當?shù)闹S刺!”“悔否?”“無悔!”“為何?”“公道!”是不是比絮絮叨叨的一大堆說教更有英雄氣概?或者古龍老先生經(jīng)典名句:小李飛刀,例無虛發(fā)。八個字,是不是比一堆數(shù)據(jù)做比較更能說明問題?

  再次是氛圍的營造。氛圍營造是真學問,大學問,終任何人一生也都只能摸到皮毛,而不敢言精通。有時候,緊張激烈的故事發(fā)展階段,需要一個舒緩,這時候,就是氛圍營造的關鍵時刻。比如《鬼吹燈2》,在《南海歸墟》這個故事里,他就犯了個錯誤,故事情節(jié)的緊張延續(xù)太長,沒有適度舒緩,導致詩者審美疲勞,哪怕是精彩的故事章節(jié),換來的卻是讀者“你還有完沒完”的憤怒,絕對是出乎他本人意料之外的。后面的各種續(xù)集,卻又過度舒緩,讓人興味索然,跟第一部收放自如的風格形成反差,所以才會引發(fā)一些爭議。

  其后是人物的塑造。人物是小說的靈魂,在傳統(tǒng)大家面前談人物,頗有班門弄斧的嫌疑,但或許我有些新的觀點可供參考。其一,人物特性其實不應該一成不變。一個人在經(jīng)歷各種事情之后,看問題的角度是會改變的,處理問題的方式也會改變的,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指的只是人的本性,而不是小說中表現(xiàn)出來的人物特性。改變是可能的,但邏輯鏈條比較足夠支撐。其二,人物的刻畫是有標簽的。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標簽,他做事、說話、處理全都有自己的特色。比如我說一個女孩子的一句話,大家頭腦中一定可以浮現(xiàn)一個基本的形象:“你有良心沒?我騎車子跑了幾十里耶,這么可愛的小車車都累成了狗?!蹦銜⑺苍谝粋€女強人身上嗎?顯然不會。比如我再說一句:“你是大草原上的雄鷹,但你心上的草原不在這里!”這一定是一個知性的女孩子深情而無奈的送別。其三,人物刻畫是有多種方式的,永遠只選擇最適合的那一種。瓊瑤小說里的女主開哭的時候,你可以關上電視,抽一枝煙,等煙抽完了,再回頭看看電視,興許她還在原地哭,這是一種刻畫,也能打動人。但我看過一部電視劇叫《龍年檔案》,反腐題材的電視,市長羅成與心上人(記者柳眉)進入煤礦,昏迷不醒,他醒來后,眼睛上還搭著白毛巾時就聽到柳眉的死訊,他的喉節(jié)輕輕動一動,一行清淚滑下白毛巾,沒有一句話,依然讓觀眾哭得稀里嘩啦。

  最后是小說的高度。大家都說金庸是大家,為什么是大家?他能將歷史與人物主線結合,他能將武學與佛學結合,能將人情與人性結合。這種結合就成就了大家。任何一本書都可以以點照面,以小見大,小縣城、小人物,可以反映嚴肅而宏大的社會篇章。離奇的故事也會有一個永恒的主題。取材不決點終點,但小說的高度可以決定終點。仙俠故事是神話,但其中的佛性、魔性、人性同樣缺一不可。

  關于網(wǎng)絡小說的這一點話題暫且說到這里,就用一句仙俠小說的謁語作為終結吧:道到盡頭道似佛,佛到盡頭佛似魔。

  佛如是,道如是,魔如是,莫不如是。

  網(wǎng)絡小說,傳統(tǒng)小說,都是小說,回歸小說!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