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云筋骨內(nèi)傷已愈,修為卻只能從最基礎(chǔ)階段重新開始,絕非一日之功。
乘坐蓮臺和騎馬的城主邵正前往羅陽峰山腳,在即將修建道觀的中立地帶談判,最符合雙方利益。
邵正帶來了南部群山地圖。
上邊有用毛筆涂抹的痕跡,旁邊寫著楷體“萬妖山”。
妖狐王幻化人形,一襲白色長袍,儼然人族貴公子。若是在上京出來逛一圈,定能風靡萬千少女。
只可惜來談判的都是得道高人,就連牧云這個修為盡失的凡人,都見過不少大場面。
牧云穿了青色長袍和罩衫,青絲帶束發(fā),手中拿著一支橫笛,江湖豪俠的氣概盡顯。
“牧先生,果然是豪氣干云。”身材高大的巨石王拱手見禮。
牧云笑道:“敢問閣下高姓大名?”
“本王是萬妖山大妖王,本體是一塊補天石,也算是吸收天地靈氣,得日月精華而生的妖精?!本奘踝詧蠹议T。
“原來是萬妖山的妖主,失敬失敬?!鄙壅鲃哟钋?。
“你是?”
“鄙人是這陽城城主?!?p> 玉虛子道長換上了嶄新道袍,手執(zhí)拂塵,翩然駕鶴而來。
“道長,你遲到了?!?p> “貧道游遍九百里萬妖山,尋出了一段相對平坦的路,已標記在地圖上。如若雙方?jīng)]有異議,可直接簽訂契約?!?p> 夢魔站在遠處,清楚意識到和牧云的差距。
這種差距是他用數(shù)百年方能彌補的溝壑,也許是永不能逾越之天塹。
夢魔接手雷云峰時,曾和妖狐王有過對話。對方的話語,仍在他耳畔回響。
……
“妖狐大王,您修為這么高。為何不親自做這萬妖山的妖王,卻要把巨石王推上寶座?”
“你沒聽說過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嗎?想要明哲保身,盡量收斂鋒芒才是正途?!毖醯难凵窠器锒錆M智慧。
“我可以問個問題嗎?”
“本王很欣賞你的能力,但講無妨?!?p> “牧云修為盡廢,不過是個凡人,大王為何不找機會除掉他,消除這個萬妖山的禍患?”
“夜魘大王,我欣賞你的能力,卻不欣賞你的頭腦?!毖跷⑿Φ?,“你可知牧云是何來頭?”
“難道是哪位大仙或佛陀菩薩轉(zhuǎn)世?”
“不,他只是個普通人。不是皇家失散多年的孩子,也不是丞相或都督的私生子?!?p> “既然沒顯赫背景,不過是個毛頭小子。”
“背景只是上天賦予,真正了不起的是后天努力。牧云身為萬中無一的陣法大師,置生死于度外,心系天下蒼生。這樣的人,本王不想與他為敵?!?p> “可他明明是個大麻煩?!?p> “你是否讀過人族的典籍?”
“沒什么興趣?!?p> “我很喜歡典籍中的一個詞匯,叫作‘仁者無敵’。牧云具備仁者特質(zhì)?!?p> “可他殺掉了蛇盤峰和雙龍峰上的所有妖族?!?p> “牧云只是具備仁者特質(zhì),并非盲目的從善之流。自從肉體墮入修羅道,一旦失去理智,他就會化身殺人利器?!毖跞匀槐3种怀刹蛔兊奈⑿Γ皳Q言之,只要你不惹他,就能萬事大吉?!?p> “他只是個沒有修為的凡人?!?p> “本王跟你說不明白?!?p> 妖狐王離開前,留下了一杯酒。
此酒只應(yīng)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嘗?
……
夢魔看著和各路大佬談笑風生的牧云,恍惚明白為何萬妖山眾妖王對他恭敬有加。
原來以實力論豪杰的修仙界,也有特例。
玉虛子摘下腰間玉葫蘆,吹一口仙氣,迎風暴漲到舟船大小,載上巨石王、妖狐王、牧云和邵正。
一行五人鳥瞰玉虛子道長選取的通商路徑。
妖狐王笑道:“此路兩旁皆靈秀之所在,地勢平坦,將陽城與南部河流相連。風起云涌,水脈互通。道長不愧是通天教主座下弟子,果然慧眼如炬?!?p> 巨石王也想說點美言,自知不如妖狐王這般流暢,索性來到葫蘆大峰,問道:“城主,你對這條路還滿意嗎?”
邵正肉眼凡胎,看不出風水門道,卻也能感受到途經(jīng)之處水草豐美,樹木蔥郁,心中無比暢快:“鄙人曾以為人妖殊途,甚至無法共存。如今看來,倒是書卷中的記載有失偏頗了?!?p> 牧云笑道:“天地萬物相生相克,就像一個環(huán),缺一不可。如何在這廣袤的玲瓏世界共存,是值得各族世代探索的問題?!?p> 巨石王是女媧石成精,存活數(shù)億年之久,見過人世間的太平安樂,也經(jīng)歷過血雨猩風。
他不以人類為食,比尋常妖族更能感受到善意,也更容易理解人族的想法。
“邵城主,妖族雖不進陽城,但城里發(fā)生的事,向來逃不過我們的眼睛。你是個好官,只是沒得到擁戴。”
牧云笑道:“邵城主只是沒得到那些奸商富賈的擁戴。你去問一下黎民百姓,他們看得最清楚?!?p> “牧先生總是觀點獨特?!?p> “可能是我修為低,更貼近凡人,所以視角與你們這些活了許多年的妖族不同?!?p> “有道理。這或許就是你能想著平民,而我們只想安享榮華的原因。”
邵正和妖族此前從未有過接觸,旁聽牧云和巨石王的談話,了解到許多平日習(xí)慣忽略的細枝末節(jié)。
他總想著百姓,卻忘了將視野放得更大,考慮天地萬物互存共生的平衡之道。
玲瓏星并非只有人獸的低維度世界,而是人獸神仙妖等種族共同棲身的高維度復(fù)合世界。
天理循環(huán)是佛道兩家思考了數(shù)千萬年的問題,思維之深刻,絕非讀了十幾年書的人族能夠媲美。
“本以為鄙人看的書夠多,知識足夠豐富。今日接觸到更廣闊的天地,方知所學(xué)甚少?!鄙壅頌樽x書人,不禁有些羞愧。
“邵城主是個好官,但有時候要學(xué)會變通,方能獲得各陣營的支持。”巨石王道,“俗話說水至清則無魚,如果法度太過嚴明,某些民眾賴以為生的灰色產(chǎn)業(yè)就無法生存。”
邵正道:“多謝妖主賜教。只是這里邊的學(xué)問太深,鄙人不敢以三言兩語,便更改一貫堅持的施政策略?!?p> 妖狐王出現(xiàn)在葫蘆大峰,方才的話題自然中斷。
巨石王看見牧云手中的玉笛,提議讓他吹奏一曲。
云瑤喜歡音樂,牧云便在夜晚來臨時努力練習(xí)。十年間學(xué)全了各種樂器,偏愛笛子和古琴。
《天下大同》曲于半空中響起,猶如天籟之音,隨著玉葫蘆的飛行,傳遍了萬妖山河谷。
河邊飲水的小獸,仰頭看向玉葫蘆,黝黑雙眼倒映天空,沉醉在樂曲聲中,恍惚以為身處仙境。
它們尚不具備靈智,卻懂得世間音律。偶爾有幾只發(fā)出嘹亮嘯叫,應(yīng)和半空的玉笛之音。
奇妙的是仿佛一切都在算計之內(nèi),雜音的出現(xiàn)并未破壞掉曲子的氛圍,反而像點睛之筆。
遠處一只仙鶴飛來,伴隨玉葫蘆而行。
“這是貧道的坐騎,它平素就愛聽曲,卻是挑剔的很,非仙樂不伴飛。牧道友的音樂造詣,絲毫不在釀酒術(shù)之下。”
不僅百獸啼鳴不會影響音律,就連玉虛子道長的話語,也無法破壞樂曲與萬物的和諧。
《天下大同》是由上京名家歐陽賢融合萬物之音所作,音律極為繁復(fù),能完整記下來的人并不多,演奏時需得在面前放置樂譜。
牧云無提示吹奏此曲,已強過諸多樂師。將此曲演奏到極致,更是彰顯出個中翹楚的天資。
眾人身處天地間,感受高空涼風吹拂,放空心思,體味玲瓏世界之浩渺,沉醉于宛轉(zhuǎn)悠揚的笛聲。
一曲奏罷,自西向東奔涌的寬廣河流已映入眼簾。
眾人無不稱贊。
“牧先生,此曲只應(yīng)天上有!”
“本王聽完曲子只覺身心舒暢。若是有壇美酒,那就更好了?!?p> “妖狐王之意不在仙曲,實在美酒啊?!?p> 巨石王笑道:“本王幾次聽妖狐王贊美牧先生的釀酒術(shù),可惜只聞其名,未曾有幸親嘗美味,實在是件憾事?!?p> 牧云昨晚徹夜修煉,凝聚了些許真氣,從玉葫蘆中召喚出五壇美酒,放在葫蘆大峰。
玉虛子停住玉葫蘆,正下方就是湍急的河流。
巨石王施了個妖術(shù),酒壇蓋子飛起。
各種酒香立即飄浮而出,雜而不亂,互相之間并沒有沖突。
巨石王將最中意的酒壇攝到手里,仰頭喝下一大口,美酒入腹,感覺其樂無窮。
聆聽了天下大同曲,又喝下瓊漿玉液般的美酒。
眾人心中不約而同產(chǎn)生一種想法——今天一切都顯得格外美好。
玉葫蘆帶著游覽一遍通商路,雙方都滿意,簽訂契約就是順理成章的手續(xù)。
巨石王畫了押;邵正蓋上城主寶印。
一式兩份。
玉虛子施展仙法,為雙方的契約加了一道保險。
“日后貧道會在羅陽峰開設(shè)道觀,還望人妖兩族能賣我個面子,不要違反契約規(guī)則?!?p> 妖狐王笑道:“玉虛子道長師門顯赫,萬妖山不會與您為敵?!?p> 牧云俯瞰奔涌河流,飲盡一壇酒道:“諸位,咱們該回城了。”
兩大妖王要了幾十壇酒,化作黑煙消失不見。
玉虛子催動玉葫蘆,將邵正和牧云送到陽城城南門。
百姓們早已等候多時,見城主歸來,翹首觀望。
“商路通了!”邵正站在葫蘆大峰上,高聲宣布談判結(jié)果。
此言一出,百姓們紛紛跪謝城主。
邵正遵從牧云意愿,沒有將萬妖山的實情告知民眾,故此除邵正和師爺外,無人知曉征伐萬妖山的詳情。
城主府流傳到民間的故事版本,通商功臣歸屬于皈依佛門的戒尺大師。
邵正命令工匠修葺廢棄土地廟,將戒尺大師的泥塑立于其中,享受四時香火。
……
細雨紛飛。
牧云站在路邊樹林,手里拿著虎魄刀和陣法羅盤。
他要解開一個妖族的困惑。
夢魔只身來到約定地點。
“法陣,開!”
白光閃過,法陣成型。
夢魔體內(nèi)氣旋消散,脖子微涼,繼而有種隱約痛感。
用手摸向脖頸,立即沾滿了黑色鮮血。
牧云收起的虎魄刀,卻未曾沾染半點血跡。
“只要傷口再加深半寸,你的喉嚨和血管皆會破裂。你苦苦探索的問題,可曾有了答案?”
夢魔心下大驚。
他急忙敷上特效金瘡藥,面色煞白道:“牧先生,我知錯了,求你饒我一命!”
遠處傳來馬匹打響鼻的聲音。
牧云沒有理會戰(zhàn)兢兢的夢魔,收起虎魄刀,快步走過去探查。
一對年邁夫婦躲在馬車下邊,雨滴穿過破舊馬車,打濕了他們的頭發(fā)和衣服。
牧云急忙召出兩把紙傘,遞給了老夫婦。
老漢滿臉不好意思,憨笑著不肯接。
老嫗接過紙傘,用笑容代替感謝。
“老人家,你們這是要去哪兒?”
“我老伴是河對岸嫁過來的,從未回過娘家。好不容易通了商路,我得帶她再去看看河,順便拜訪一下多年未見的家人。”說完,老漢臉上現(xiàn)出燦爛笑容。
牧云也跟著笑了。
他曾問過自己,萬妖山之行是否真的有意義。
看到老夫婦沒有雜質(zhì)的笑臉,頓悟所有的犧牲都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