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過篇
《射雕英雄傳》中,“傻小子”郭靖逢兇化吉,奇遇迭出,主角光環(huán)耀眼。
在續(xù)作《神雕俠侶》中,新生代楊過成為主人公,頭腦聰明勝過郭靖,奇遇方面也不遑多讓。
同時,前作主人公郭靖也要在續(xù)作中履行守衛(wèi)襄陽的舊使命、感化楊過的新使命。
一位是如日方中的“射雕大俠”,一位是茁壯成長的“神雕大俠”,強強相遇打破了“王不見王”的規(guī)律。為了“安撫”兩位人物,是否要平衡兩人的“戲份”呢?
《神雕俠侶》中郭靖的“為國為民”言行更甚,武功亦臻入化境。盡管如此,金庸也果斷地以楊過為主線,讓郭靖做邊配,完成了從《射雕》到《神雕》的“見異思遷”。
將楊過才智設定為堪比“女諸葛”黃蓉,未必傷到郭靖,他在《射雕》中就已學會在黃蓉的智慧光環(huán)下保持光芒。最讓郭靖黯然失色的是,楊過常在郭靖最擅長的領(lǐng)域“壓制”他。
歸云莊英雄大會上,金輪法王帶隊來奪中原武林盟主之位。黃蓉為保萬無一失,采用“田忌賽馬”之策應戰(zhàn),即在“三局兩勝制”中計劃以“中等馬”朱子柳斗“下等馬”霍都,以“上等馬”郭靖斗“中等馬”達爾巴,“下等馬”郝大通去拼“上等馬”金輪法王。
可惜黃蓉想得太美,穩(wěn)操勝券的朱子柳敗于霍都的暗算,心疼師弟的點蒼漁隱又搶在郭靖上場前敗給達爾巴,宋方慘遭兩連敗。誰知楊過找借口連戰(zhàn)霍都、達爾巴,皆得勝利,幾乎把“三局兩勝制”玩成了“五局四勝制”。
決勝局總該輪到郭靖戰(zhàn)金輪法王,誰知小龍女又受邀上場。差點無用武之地的郭靖只在救小龍女免遭金輪法王毒手時才短暫出手,驚艷卻點到即止。
這段“壓制郭靖、突出楊過”的心思簡直昭然若揭。楊過首次在群雄面前大秀不俗的口才和計謀,更大展武藝,令人刮目相看。愛侄若子、坦坦蕩蕩的郭靖見楊過大出風頭,自是欣慰非常、毫無妒忌,而“射雕迷”會為郭靖抱不平。
郭靖被“閑置”難道是遵循高手不到萬不得已不出手的故事套路?金庸當然少不了給郭靖大展武藝的機會,但旁邊有楊過時,就屢次對郭靖“先揚后抑”。
在蒙古軍圍攻襄陽城時,郭靖讓難民進城,留自己在城外殺敵,彰顯了驚人武功。他欲借朱子柳放下的長索攀上城頭,不料長索被金輪法王用箭射斷。
站在城頭的楊過本想殺郭靖報父仇,此刻不計前嫌,一手拉住剩下的半截繩索,撲下城去,另一手拉住郭靖手臂助其上城頭。安排楊過高難度的“撲救”,顯得武功有潛質(zhì)之余,也搶了郭靖一些光芒。
緊接著,郭靖和楊過去蒙古大營救大武小武。起初郭靖精湛武藝足可以一敵三,后來卻遭敵人打傷,甚至性命垂危。
恰逢其時,楊過開啟了主角光環(huán),在馮默風掩護下,背著郭靖從一幫強敵之中突圍而出。如果郭靖有主角光環(huán),定可安然無恙地擺脫敵人,哪輪到武功尚遜的楊過來救?
結(jié)局蒙古軍再次兵臨襄陽城下,郭靖面對女兒郭襄被挾持還毅然抵抗,但難以退兵。當楊過攜重逢的小龍女登場后,局勢驟然遇到轉(zhuǎn)機。楊過用“黯然銷魂掌”擊斃金輪法王、救出郭襄,免去了郭靖投鼠忌器的后顧之憂。
決勝關(guān)鍵在于楊過用飛石打死了蒙古大汗蒙哥,令蒙軍軍心大亂、潰不成軍。殺死一國之主的功勞是改寫歷史的偉舉,楊過的鋒芒一時間蓋過鎮(zhèn)守襄陽城多年的郭靖。
守襄陽城體現(xiàn)了郭靖為國為民,也限制了他的人身自由。江湖上的事,郭靖都因襄陽要緊而無暇參與,導致他在《神雕》中的篇幅還不如經(jīng)常外出的妻子黃蓉。
《神雕》中讓楊過后期與“五絕”交手猶有余裕,又殺死勁敵金輪法王,卻不和郭靖打一架、以分高下。這就讓讀者注意到楊過武功精進,而忽視郭靖的進步,甚至有楊過更厲害的錯覺。誠然,郭靖悟性不如楊過,但其與生俱來的心無雜念更適合研習高深武功,勝人一籌完全有底氣。
看起來,郭靖“淪陷”的擅長領(lǐng)域——武功——既指武藝,也指軍事功績。這顯得郭靖的優(yōu)勢讓人有審美疲勞,而楊過全方位的驚艷就提振精神。
除了武功,郭靖為人津津樂道的思想方面也出現(xiàn)問題。儒俠郭靖將儒家的忠君愛國思想演繹得淋漓盡致,卻在《神雕》中親身暴露了儒家思想的短板。
在歸云莊退敵后的晚宴上,郭靖提出將女兒郭芙許配給立下大功的世侄楊過。楊過的婉言拒絕卻被郭靖當做害羞。當小龍女明言要做楊過之妻時,郭靖等人都被雷得外焦里嫩。
在古代,師徒相戀有違禮教大防,大家不認同“楊龍師徒戀”也算時代局限,而現(xiàn)代觀念來看很平常。儒家思想濃重的郭靖對此亂倫行為極為不待見。見楊過“冥頑不靈”地執(zhí)迷于師生戀,郭靖對他舉掌待打,還喝道:“小畜生,你膽敢出此大逆不道之言?”胸懷天下、為國為民的郭大俠竟做了一回維護傳統(tǒng)禮教的衛(wèi)道士,格局驟然變小。
在主角光芒正盛的《射雕》中,郭靖也曾意氣風發(fā)、敢愛敢恨,推掉與華箏的婚約,沖破阻力與黃蓉在一起。當初率性的郭靖到《神雕》就迂腐地阻撓別人的真愛。尚年輕的他可不是糊涂頑固,而是“奉命”陪襯楊過吧。
無論是楊過趁著郭靖光芒暫暗時撿漏,還是天縱楊過成英才,都是作者金庸“揚楊抑郭”的安排。郭靖內(nèi)疚楊康之死而要補償楊過,但金庸不必,就說明他對楊過正當“愛得火熱”。
金庸愛郭靖毋庸置疑,但在《神雕》中克制了對郭靖的愛:肯定其武功境界而保留其殺傷力;褒揚其思想境界卻暴露其思想局限。
聽人傳說武功高強,總不如親眼所見的驍勇善戰(zhàn),缺少發(fā)揮的郭靖恍如銀樣蠟槍頭。為國為民很有風范,并不代表靈魂的每一面都帥,郭靖也要遵守“人無完人”的定律。
郭靖是《神雕》的配角,相比《射雕》做主角時被冷落也是情理之中。若郭靖篇幅少但像神一樣存在也就罷了,可偏被用來陪襯楊過,做配角過于稱職。“射雕迷”不妨這樣想:郭靖強得低調(diào),而楊過才是主角,“博表現(xiàn)”情有可原;續(xù)作《倚天屠龍記》中楊過和郭靖都褪去了主角光環(huán),此中的比較才更客觀。
“神雕大俠”楊過也是本書作者最喜歡的金庸群俠其中之一,不被世俗束縛,為了自己心中的江湖而活。他和小龍女的愛情讓我為之癡迷,如果我能遇上一位這樣的也不會單身到現(xiàn)在。>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