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劉木匠
22,劉木匠
劉木匠和我家有親戚關系,是我爸的表親叔叔。
劉木匠人很不起眼,平時鼻涕邋遢的,身體瘦瘦弱弱,不像是個干體力活的人,可他帶了兩個身強力壯的徒弟,一個是他兒子,一個是他的親侄子,靠著這兩個年輕后生拉大鋸,他耳朵上夾著鉛筆,手里拿著三角尺,在木頭上點點畫畫,指點徒弟拉鋸刨木,分工合作,制作各種農(nóng)具、日用器具直到建房,村里人都離不開他的木匠手藝,他一安也就成為農(nóng)村中讓人羨慕的比較光鮮的職業(yè)。
劉木匠給生產(chǎn)隊是義務做工,掙工分,這些活計主要是打造修理老牛車、架子車,還有犁、耬、耙、耱等農(nóng)具。
村人請劉木匠大多是做家俱,先是興起打家具連二柜、連三柜,接著方興未艾的是出嫁姑娘的陪嫁,什么五斗櫥、梳妝臺、大衣柜、高低柜、寫字臺五大件。劉木匠做工都是在事主的家里,事主一天三餐招待他,我也很少見到他。
我見他最風光的事是給別人家蓋房上梁。
我們那個地方蓋房子和整個河西走廊是一個風俗和習慣,都是土坯房,泥抱頭房子是先砌墻后擔梁,把墻砌起來再把大梁架上去,程序較為簡單,而掛枋的房子是先立木后砌墻。
一家建房,全村人幫工,這在過去也是農(nóng)村的習慣,叫“幫工”。
我上小學五年級時,我隔壁鄰居劉五家蓋新房,我沒有去上學,幫著干活,目睹了整個過程。
立屋上梁這天是黃道吉日,劉五早就請人看好了的,蓋房娶媳婦生娃,這是農(nóng)村人一生經(jīng)歷的三件大事。
公雞叫過三遍,東山頂上現(xiàn)出一抹日光時,全村的壯老力都來了,和泥的、運基子的、往墻上砌基子的,劉木匠是執(zhí)事,甩著手,東走走,西瞧瞧,指揮著。劉五家的女人帶著幾個親戚婆姨洗菜,摘菜,切菜,炒菜,做飯,張家長李家短嘰嘰喳喳,工地上是男人干活的號子聲,老房子的院子里是女人嘮家常的是非地,劉五家就像迎來了節(jié)日,比春節(jié)還熱鬧非凡,眾人拾柴火焰高,墻就一圈圈往上漲。到了中午,幾個能跑的小孩,從隔壁幾個鄰居家搬來大長條木案子,放在炕上和地下都能坐人的靠炕沿兒的地上,又挪來長條凳子,或者摞上土坯基孑,劉木匠坐在炕上的首位,其他匠人愛他一次坐下,幫工的在院子里,吆五喝六,吃大碗肉燴菜、各樣炒菜。
吃完飯,中午時分上梁,劉五家擺香案跪磕。劉木匠唱道:位列上中下,
才分天地人,
五行生父子,
八卦定君臣。
劉木匠舉起斧頭大吼一聲:“起喲——!”幾個有力氣的壯年人一起使勁,將屋架拉得緩緩立起來,搬上墻墩,再上頂,待兩排屋架立起,便抬上檁木,劉木匠對上榫口,楔上耙齒栓,使之連接成一個整體。
上房兩條大梁是重頭戲,也是劉木匠發(fā)揮重要作用和表演的時候。
整個過程最緊張的就是氏族和劉木匠,事主殷勤地打著招呼,劉木匠不放心的觀察著每一個細節(jié),每當一排屋架豎起心就懸到半空,生怕它突然倒下來,如果發(fā)生這樣的情況事主家一輩子都要倒霉。劉木匠他的名聲將毀于一旦,斷送了他的行業(yè)。
梁上去了,劉木匠站在高高的梁頭上,神采奕奕,像是觀看自己的杰作,更像是戲臺上唱主角的,察看站在大梁下全村男女老少對自己杰作的反應。
劉木匠看事主高興,看小媳婦們臉上笑的彩彩的,看年輕后生們扎勢,劉木匠仿佛變了個人似的,精瘦的身子輕飄飄的,小小的三角眼精光四射,手握酒瓶,在大梁上步履輕盈,像是跳大神的巫婆,行走在平衡木上,嘴里唱著“奠梁頭,奠梁頭,興家立業(yè)使大牛;奠梁腰,奠梁腰,倉滿囤滿喜洋洋;奠梁尾,奠梁尾,父賢子孝睦鄉(xiāng)鄰”,邊唱邊奠酒。
鞭炮噼里啪啦的響了,二踢腳炸上了天,高潮也就來了。劉木匠把事先準備好的核桃、棗子、饅頭等撒下去,并唱喊:“核桃、棗子撒個遍,好比劉海撒金錢”“東方的饅頭白又大,生個娃娃帶個把;南方的饅頭圓又圓,誰搶到手誰發(fā)財;西方的饅頭歸事主,六畜興旺財富寬”。大梁下面,年輕媳婦、孩子在搶著接,搶著的咧著嘴哈哈大笑,沒搶上的,眼光還在旮旯拐角的尋尋覓覓,撿漏?,F(xiàn)場又混亂,又熱鬧。我搶到了一顆水果糖,意味著甜甜蜜蜜。
待一整套繁瑣復雜的上梁禮儀一絲不茍地履行完畢,劉木匠才長長地松了一口氣。
東邊的一個饅頭是為想生兒子的年輕媳婦準備的,這早有約定,年輕媳婦早就把包錢的紅包準備好了。天盤上去了,接下來是制作門窗。門窗又是考量木工師傅能力水平的一道重要工序。門要設計一定的圖案,窗欞更像是剪紙一樣,一幅幅花草圖案、幾何圖形透過一節(jié)節(jié)短小的木段把木工師傅的聰明才智盡情展現(xiàn)出來。這部分是木工師傅的尖端工藝,有的是用刀子、鑿子鏤刻才能完成的。
房子蓋好了,這是劉木匠他親手建造的杰作。他自己也沾沾自喜,和劉五站在新房子門前,接受村里人的恭賀,意味著他的木匠事業(yè)會越來越紅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