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想回到那一年,滿是驕傲與開心,跨向另一個城市時帶著滿心幻想與期待,一眼望去未來有無限可能。(2021.06.08)
這是一個人在公交車上,路過香港東路與海爾路的路口時在微博寫下的一句話,那些天我都在忙著在跟那座城市告別,去看看之前五年來走過的地方,發(fā)出這句話后眼淚便再也忍不住了,在公交車最后排的角落掩面而泣。
16.08.31是我新一段人生的開始,沒錯,拿著錄取通知書,坐著從舅舅家借來的本田雅閣,爸媽送我到了青島,這座擁有延長美麗海岸線的在我心里生根發(fā)芽逐漸浸潤的海濱丘陵城市。
八月三十一日,第一次來到學校,車子經歷了從學校的小西門到南門,再到東門,才被允許進入。西門很窄,墻上豎著白底黑色楷體字的校名牌子,南門的路,陽光透過后樹影灑滿了電影氣息,大門處的人很多,那還是個沒有疫情的時候,聚集也不需要戴口罩。
從學長那里填好表格領到一卡通后,學長從圖書館把我送到了南苑宿舍,沿途經過明德樓,弘毅樓兩個巨大的教學樓,南苑操場、餐廳,宿舍樓群,一直向西的路全是坡路,延綿向上,兩旁的樹起初并不茂密,直到接近宿舍樓時才變得高大起來,紅色宿舍樓在最高的位置。
宿舍在二樓206,六人一間,又潮又熱,那時對環(huán)境并沒有太大的感覺,現(xiàn)在想想好像越長大容忍度變得越低,以前走到哪里都覺得可以適應環(huán)境。爸媽幫忙鋪好床和蚊帳后,便收拾一下準備去酒店了,晚上我也去和他們一起住在嶗山區(qū)青醫(yī)附院旁邊定的如家酒店里,蹭空調。
直到第二天,在弘毅樓和明德樓中間向南門的小路口邊,我目送他們離去,第一次感受到了一個人的感覺,這是跟生病時一個人大不相同的感覺,它是在這一個城市幾百公里的范圍里,都只有我一個人的感覺,也是未來五年里不管是校園時光還是初入職場一直都要朝夕相處的感覺。
后來的一個學期,我好像度過了人生里面最正常的一段時間,在學校是個正常的同學,再也不會因病請掉軍訓、活動、體育課;成績一般,也有掛科;學會了逃課打游戲,睡到自然醒;第一次到理發(fā)店燙頭發(fā),雖然是誤打誤撞;騎共享單車橫跨市南嶗山區(qū),凌晨走在大街上...我好像高中用盡了力氣,在這里把所有的情緒與不滿變成了逐漸放縱、不加約束。我在骨子里也許就是一個懶惰隨性的人,只有外部的事物發(fā)展到無法接受的地步,我會奮力改變,否則我可能懶得多做一件事。
忘記了是從大二還是大三開始,宿舍搬去了北苑六樓,好像自此開始生活的感覺也變得不一樣了。
似好非好的宿舍關系、越來越多逃過掛過的課、沒錢的日常、病態(tài)的愛情、放縱的性愛、一個人的地鐵公交或步行、游戲、海。這些充斥著后來的三年。青島是一個繁華而又不夠繁華的城市,在這里可以看到奢侈忙碌的生活,也可以感受到自由散漫的節(jié)奏,更多的是安靜地在空氣中蔓延的生活氣息。
我并沒有后悔,不后悔沒去考研,也不后悔在錯的人身上浪費掉時間。沒有打算考研是因為太累了,起初是高考的余燼,后來是狗屁愛情。因此直到畢業(yè),我好像什么都沒有得到收獲,又好像已經被徹底改變,恍恍惚惚,拿到畢業(yè)證的那天,是我第一次感受到青春結束的一天,那天是青島標準的湛藍天空,還有雪白的云,看著遠處大片的碧綠草地斜坡,我想我可能還算年輕,但從此已經不是青春。
所以雖然印象里大學的四年紛亂復雜,總結起來卻就只有這么幾段話,和很多人不一樣,我的大學主題不是奮斗,而是迅速成長,當然這也包括畢業(yè)后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