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三國驍雄韓遂

第四百四十八章、曹操登上白狼山, 張遼沖潰烏桓軍

三國驍雄韓遂 姚戎 3617 2023-09-04 10:40:06

  十二月底,韓遂翻閱聯(lián)軍探部信報。

  本年五月,曹操將遠征烏桓,諸將皆諫曰:“袁尚不過是亡虜,夷狄貪而無親,豈能為袁尚所利用!今吾軍深入征之,新野劉備必說劉表以襲許都,萬一為變,事不可悔?!?p>  郭嘉曰:“公雖威震天下,胡恃其所處地遠,必不設防備,因其無備,卒然擊之,可破滅也。且袁紹有恩于民夷,而袁尚、袁熙兄弟生存。今四州之民,徒以威附,德施未加,舍而南征,尚因烏桓之資,招其死主之臣,胡人一動,民夷俱應,以生蹋頓之心,成凱覦之計,恐青、冀非己之有也。劉表坐談客耳,自知才不足以御劉備,重任之則恐不能制,輕任之則劉備不為用,雖虛國遠征,公無憂矣?!安懿購闹?。

  曹操攜子曹植領軍行至幽州涿郡易水,郭嘉曰:“兵貴神速。今千里襲人,輜重多,難以趨利,且彼聞之,必為備。不如留輜重,輕兵兼道以出,掩其不意?!安懿購闹姉壿w重,輕裝疾進。

  路過右北平郡無終縣,曹操遣使征召田疇。田疇之前屢次拒絕袁紹,又忿烏桓多殺其本郡望族和名人,意欲討之而力未能。

  曹操初定冀州時,河間國人邢颙返鄉(xiāng),受曹操征召,出為冀州從事,田疇贊邢颙為天民之先覺者。

  曹操軍一到,田疇立刻率山中自營部落歸附。曹操拜田疇勃??ば蘅h縣令,隨軍從征。

  本年六月,時方夏水雨,而濱海洿下,濘滯不通,烏桓亦遮守蹊要,曹操軍原定沿海岸線抵達柳城(遼寧省朝陽市)的道路不得進。曹操患之,以問田疇。

  田疇曰:“此道,秋夏每常有水,淺不通車馬,深不載舟船,為難久矣。舊北平郡治在平岡,道出盧龍,達于柳城。自建武以來,陷壞斷絕,垂二百載,而尚有微徑可從。今烏桓虜將以大軍當由無終,不得進而退,懈弛無備。若嘿回軍,從盧龍口越白檀之險,出空虛之地,路近而便,掩其不備,蹋頓可不戰(zhàn)而擒也?!?p>  曹操贊同,乃引軍還,故意署大木表于水側(cè)路傍寫上大字:“方今夏暑,道路不通,且俟秋冬,乃復進軍“。

  烏桓哨騎見之,誠以為大軍去也。

  七月,曹操令田疇將其眾為鄉(xiāng)導,上徐無縣徐無山,出盧龍塞,并未直奔平岡,而是折向西北繞遠道五百余里,塹山堙谷,經(jīng)白檀,再向東北穿過平岡,踏入鮮卑庭,又向東南行軍,接近白狼山,東指柳城。

  破羌將軍宣威侯張繡率部隨軍,還沒有到達戰(zhàn)場就突然死于路途中,被謚為定侯,兒子張泉繼嗣。

  有傳言,曹丕因兄長曹昂死于張繡之手而對張繡不滿,曾對張繡曰:“汝殺吾兄長,還有何臉面見人呢!”張繡一直心不自安,在此次行軍途中自殺。但自殺未可信也。

  柳城離白狼山不及二百里,烏桓虜乃知之。

  袁尚、袁熙、遼西烏桓行單于蹋頓、遼西單于樓班、遼東烏桓單于峭王蘇仆延(速仆丸/速附丸/速付丸)、右北平單于能臣抵之(于能臣)、右北平烏桓單于汗魯王烏延、上谷烏桓大單于難樓王難樓等領數(shù)萬騎奔向白狼山。

  八月,曹操軍剛登上白狼山,倉卒與烏桓虜遇,烏桓眾騎甚盛。曹操車重在后,披甲者少,左右將領皆懼。

  曹操登高,望烏桓虜陣不整,使蕩寇將軍張遼、偏將軍張郃為先鋒,曹純虎豹騎縱兵擊之,偏將軍徐晃、左度遼將軍鮮于輔、烏桓校尉閻柔等將繼進,護軍韓浩、領軍史渙壓陣,烏桓眾騎大崩。

  曹操軍陣斬蹋頓、烏延、難樓等,圍攻烏桓老巢柳城不克,郭嘉獻上周不疑破城十計,曹操選用一計,立刻破城。

  于是,趁勢追擊逐北,掃蕩四郡烏桓,胡、漢降者二十余萬口。其中許多漢人口乃烏桓掠去的人口。

  烏桓部落之一的烏桓王骨進曾大舉入邊,掠漢望族牛馬、財物甚眾。

  曹操軍掃北,遼西鮮卑素利部落引兵應曹操,襲烏桓部落之一的烏桓王骨進的大營,獲馬千匹,骨進敗,幾乎被擒,逃散遁北而去。其它鮮卑部落異視素利。

  樓班、蘇仆延、烏延,難樓等棄其種人,與袁尚、袁熙投奔遼東太守公孫康,其眾尚有數(shù)千騎。

  右北平烏桓大人寇婁敦、遼西烏桓都督王護留、遼西烏桓大人王同、遼西烏桓大人王寄等率一部向北逃入漠北。

  有將勸曹操繼續(xù)進兵擊公孫康,曹操曰:“吾方使公孫康斬送袁尚、袁熙首級,不煩用兵矣?!?p>  九月,曹操引兵自柳城還,走原定進攻路線返回。

  時天寒且旱,二百里無水,軍又乏食,曹操軍殺馬數(shù)千匹以為糧,鑿地入三十余丈方得水。

  郭嘉病死于路途中,曹操哭呼:“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

  公孫康欲取袁尚、袁熙以為功,乃先置精勇之士于廄中,然后請袁尚、袁熙入,未及坐,公孫康叱伏兵擒之,于是斬袁尚、袁熙、樓班、蘇仆延、烏延、難樓等首級送與曹操。

  諸將不解,問曹操:“公還,而公孫康斬袁尚、袁熙,何也?“

  曹操曰:“彼素畏袁尚、袁熙,吾急進兵則其必然并力抵抗吾,吾緩之則自相圖,其勢然也?!?p>  曹操掛袁尚首級于馬市,傳令三軍:“敢有哭之者,斬!“

  軍謀掾牽招獨設祭悲哭舊主袁尚,曹操義之,舉為茂才,轉(zhuǎn)任烏桓校尉。

  烏桓校尉幽州都督閻柔只任幽州都督,加封關內(nèi)侯,統(tǒng)帥幽州兵馬,鎮(zhèn)守北方。

  既已還軍,曹操科問前諫者,眾將莫知其故,人人皆懼。

  哪知曹操皆厚賞所有前諫者,曰:“孤前行,乘危以徼幸。雖得之,天所佐也,顧不可以為常。諸君之諫,萬安之計,是以相賞,后勿難言之?!?p>  表拜張郃平狄將軍;表拜徐晃為橫野將軍。

  曹操既克蹋頓,烏桓衰弱,鮮卑大人步度根、軻比能、素利、彌加、闕機(厥機)等通過幽州都督閻柔上貢獻,求通市,太祖皆表寵以為王。

  冬,十月三日(公元207年11月10日),有流星出現(xiàn)在鶉(南方朱鳥七宿星)尾。

  曹操以兗州從事襄賁校尉呂虔為泰山太守,施恩惠、立信用,袁紹所任命的中郎將郭祖、公孫犢等數(shù)十人都出來投降,躲藏在山里的百姓都返鄉(xiāng)。

  呂虔挑選強壯的人充軍,泰山軍在各州郡中考核名列第一。

  十月十七日(公元207年11月24日),濟南、樂安黃巾軍徐和、司馬俱等侵掠城池,斬殺官吏和濟南王劉赟。

  典軍校尉夏侯淵率泰山、齊、平原三郡兵剿之,前后數(shù)十仗,斬首及俘虜數(shù)千人,大破之,斬徐和等,收復諸縣,收其糧谷以補軍糧。劉赟子劉開繼濟南王。

  曹操又派呂虔總督青州各郡的部隊討伐東萊郡李條等賊寇,立功。呂虔被推舉為茂才,加任騎都尉,仍然管轄泰山郡。

  又調(diào)徐州刺史浩周為領護于禁軍,加封臧霸為徐州刺史,其它官職徐州都督、青州都督、瑯邪相、威虜將軍、都亭侯不變。

  十一月,曹操回到易水,代郡烏桓單于普富盧、上郡烏桓單于那樓皆來賀。

  曹操大軍還鄴城,論功行賞,以五百戶封田疇為亭侯。田疇曰:“吾始為劉公(劉虞)報仇,率眾遁逃,志義不立,反以為利,非本志也?!坝谑枪套尣皇芊赓p。曹操知其至心,許而不奪其志也。

  楊修家鄉(xiāng)華陰縣屬弘農(nóng)郡。弘農(nóng)太守武鄉(xiāng)侯嚴干舉楊修為孝廉,本年中,楊修在許都順利出仕,在尚書臺當上郎中,滿一年后可升為尚書郎。

  司隸河內(nèi)郡溫縣人常林從冀州巨鹿郡南和縣縣令轉(zhuǎn)冀州的博陵太守,數(shù)月后調(diào)任幽州刺史。

  曹操派子曹彰領兵北上威脅南匈奴,從南匈奴左賢王劉豹手中用金璧(bì)贖回蔡邕長女蔡琰,字昭姬(蔡文姬)。曹彰剛滿十八歲。

  蔡琰興平二年(公元195年)在夫君河東郡安邑縣人衛(wèi)仲道病亡后被劉豹掠走,已在南匈奴部落生活十二年,生有二子,留在南匈奴,未帶回。蔡邕尚有一次女,據(jù)傳叫蔡貞姬。

  居河東郡平陽縣流浪的南匈奴單于于扶羅死后,由弟呼廚泉(欒提呼廚泉)繼單于位。于扶羅有二子,長子左賢王劉豹,次子右賢王劉去卑。

  曹操之北伐烏桓時,劉備說劉表襲許都,劉表不能用。及聞曹操還,劉表謂劉備曰:“不用君言,故為失此大機會?!?p>  劉備曰:“今天下分裂,日尋干戈,機會還會再來,豈有終極乎?若能應之于后者,則此次未足為恨也。“

  本年,中郎將甘寧力勸孫權西征劉表部將江夏太守黃祖,討虜將軍長史撫軍中郎將張昭反對,孫權力挺甘寧。

  孫權的這回第二次西擊黃祖,戰(zhàn)役尚未展開,孫權母吳氏病重,虜其人民,撤軍還。

  吳氏,引見討虜將軍長史撫軍中郎將張昭等,囑以后事而卒。

  孫權對其部將呂蒙、蔣欽曰:“孤少時,歷《詩》、《書》、《禮記》、《左傳》、《國語》,唯不讀《易》。至統(tǒng)事以來,翻閱三史諸家兵書,自以為大有所益,如卿二人意性朗悟,學必得之,寧當不為乎。宜急讀《孫子》、《六韜》、《左傳》、《國語》及《三史》。”

  初,徐州瑯邪國陽都縣人諸葛亮,字孔明,寓居荊州南郡襄陽縣隆中,每自比古賢相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唯有諸葛亮四友豫州潁川郡長社縣人徐庶徐元直、前西河太守冀州安平國安平縣人崔鈞崔州平、潁川郡人石韜石廣元、汝南郡人孟建孟公威謂為信然。崔州平乃前城門校尉崔烈之子也。

  諸葛亮乃前豫章太守諸葛玄從子,諸葛珪之子。其兄諸葛瑾在江東孫權手下任揚州吳郡海鹽縣縣長。

  劉備在荊州南陽郡新野縣駐軍,訪士于襄陽司馬徽。司馬徽舉薦伏龍諸葛亮諸葛孔明、鳳雛龐統(tǒng)龐士元。

  劉備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為軍師。

  益州劉璋方面:

  建安十年(公元205年)那年,劉璋聞曹操將征荊州,遣中郎將河內(nèi)郡人陰溥去向曹操致敬。曹操表加劉璋為振威將軍,劉璋兄劉瑁為平寇將軍。

  本年劉璋再遣益州別駕從事蜀郡人張肅送叟兵三百人給曹操,并加雜御物給圣上。曹操辟張肅為司空掾,拜廣漢太守。

  妻張姜子已從日律部落返回,韓遂將張繡死亡的消息轉(zhuǎn)給妻。張姜子痛哭數(shù)日,哀呼又失一親人。

  韓遂要求聯(lián)軍探部對曹操軍馬匹的得失做出估算。

  王護留、王同、王寄的遼西烏桓部落被曹操逐出幽州,看來蒲頭一統(tǒng)漠北的夢想難以實現(xiàn)。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