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音落地,幽熒雙手展開,俱都結出先天太陰印,而她的雙腿則是自然盤起,一朵清香四溢的百瓣白蓮自她身下悄然開放,下一刻幽熒便落坐在白蓮之中,無量月輪也自空中躍回她腦后。
端坐白蓮,腦后懸掛一磨盤大的玉輪,周身綻放道道靈光,她此時看起來就像九天神女臨世一般。
幽熒周身綻放的太陰靈光防御無雙,便是虛空無影鋒銳無比的有無形劍氣都不能將之斬凈,靈光被斬滅之后還會涌出更多,一時之間竟是沒有絲毫建樹。
齊漱溟三人并不想給幽熒喘息時間,見到太清玄門有無形劍氣連她身軀都沒碰著,齊漱溟當即對苦行頭陀和玄真子言說道:“兩位師兄,此女道法高明,有無形劍氣竟是絲毫傷不得她,遲則生變,這便將大日金焰落下吧。”
“善。”
苦行頭陀和玄真子對視一眼齊齊點頭,然后復又結出純陽印,然后朝著高懸在天的純陽烈火珠猛地噴出一口元氣,同時鼓動全身法力增幅大陣。
這顆純陽烈火珠正是金光烈火陣的核心,便是陣圖也是被煉入其中,吸納了三人精純的元氣,當即漲大至碗口大小,道道熾白光氣從中垂下,散入那九九八十一柄陣旗之中。
被陣法籠罩的數(shù)百里方圓內,都涌動著極熱火氣,虛空都泛起陣陣漣漪,顯是經(jīng)受不住大陣持續(xù)不斷施放的極熱火氣了,就連大海之上也是被火氣蒸騰的泛起滾滾遮天蔽日般的白霧,海面之上也是浮有萬千水族尸身,但這般慘狀齊漱溟三人卻仿佛置若罔聞,眼神都不曾波動一下,只一心一意催動大陣想將幽熒葬送在此。
此番威勢早就將在南海與北海的修士驚動了,但是遠觀大陣威勢卻是無人敢前來,生怕一不小心就受了牽連,但是也俱都好奇是何人在同峨眉三仙斗法。
是的,海外眾修士一早就發(fā)現(xiàn)了布下大陣的人是峨眉三仙了,畢竟金光烈火陣這般堂皇浩大的陣法,必然是玄門正宗,而玄門正宗之中最為出名的那就是峨眉派了,而且齊漱溟等人也未曾施法遮掩身形,因此很快就被認了出來。
“金光烈火固然神妙,卻又能奈我何呢。”
幽熒嗤笑一聲,依舊手結先天太陰印,她兩眼神光湛湛,揚聲說罷,隨即就鼓動全身法力,兩手之上生出兩道先天太陰妙華元光,以太極之勢相旋著飛到無量月輪之上。
無量月輪立時轉動起來,下一刻虛空便生出許多裂帛一般的聲響,竟是承受不住無量月輪轉動之勢,隨后就見無量月輪轉著轉著便化成一輪真實不虛的皓月一般。
但這回灑下的卻不是清輝,而是冰藍色的先天上玄寒魄神光,這神光至寒至陰還份屬先天,煉到大成之境凍徹萬物虛空只在一瞬,便是天府至寶被此光照定雖不至于崩滅,卻也會因此受損。
薄薄一層冰藍的寒魄神光卻蘊含極寒凍氣,一經(jīng)鋪散虛空凝結,便是大日金焰熊熊燃燒也不能將其化去,寒魄神光本質極高披散無匹寒氣,大日金焰鋪天蓋地熊熊燃燒,二者這便僵持著展開拉鋸戰(zhàn)。
這個情景正是幽熒想看到的,有了寒魄神光在外擋住大日金焰,她就可以著手反擊了。
她仍舊一手結著先天太陰印,不斷朝無量月輪輸送法力,源源不斷生出寒魄神光,同時另一只手在眉間一撫,一片銀白寶葉便出現(xiàn)在她掌中。
銀白寶葉之上先天氣息彌漫,一看便知極為不凡,這正是鴻蒙丹珠內的那顆太陰桂木上的葉子,看了看這太陰桂葉,幽熒輕笑一聲,朝著桂葉吹了一口元氣,桂葉隨即飛離她的手掌,懸在眼前。
齊漱溟三人因為有寒魄神光阻擋神念,因此看不到幽熒在做什么,但是當她拿出那片太陰桂葉之后,三人心中突然就是一驚,像是有什么不妙的事情就要發(fā)生。
“二位師兄,大日金焰遲遲不能攻破那冰藍神光,須知陣旗與寶珠沒辦法長時間承受這大日金焰,時間一長便會自行崩滅的,我們這便直接祭出太清玄門有無形劍器罷,將那女修所放冰藍神光破去,然后就以可焚萬物的大日金焰將其煉成劫灰!”
話音落地,東海三仙皆是朝著眉心點了一指,隨后就見三人眉心俱都有至清至純的太清仙光涓涓流淌而出,在三人頭頂聚成一朵碗大的青蓮,青蓮之上有一似劍非劍似有似無的三尺靈光不斷往來游弋,靈光游弋的時候,絲絲劍氣流落將三人頭頂百丈虛空都斬割的支離破碎,這靈光威能可見一斑,正是那太清玄門有無形劍器。
太清玄門有無形劍器乃是太清玉冊上記載的頂級劍器,能發(fā)有無形劍氣,不僅鋒銳無比還極難察覺,煉制此劍需尋得三千六百種上好靈材煉就劍胎,然后日夜以自身修煉的太清仙氣不斷洗練,待到將其從有形煉到無形,然后復又從無形煉到有形,如此循環(huán)十九次,方能煉成,日后還需時時溫養(yǎng)才能使這劍器變得鋒銳無雙,無物可當。
之前三人都是只將劍器隱在虛空,以有無形劍氣斬擊幽熒,然而并不能建功,而現(xiàn)在三人心中悸動,為求速速破去那阻攔金焰的冰藍神光,也就只能動用這劍器了。
靈光在三人頭頂游弋了數(shù)息時間后,便一頭扎進虛空消失不見,再出現(xiàn)便已經(jīng)來到幽熒以無量月輪化出的寒魄神光之前,三柄劍器從三個方位朝著神光狠狠斬擊。
神光并非以防御為主,當即就蕩起許多漣漪,但是下一刻便有無數(shù)極寒凍氣朝著這三柄劍器席卷而去,一路而來虛空生出許多雪花冰棱。
只是齊漱溟三人絲毫不懼,任由寒氣席卷劍器依舊堅定不移的斬向神光,這一次三柄劍器成功將神光斬的渙散了許多,但同時極寒凍氣也落到劍器之上。
就在這時三柄劍器卻憑空消失,寒氣直接撲了個空,下一刻劍器卻又自別的地方顯現(xiàn),這正是三人的底氣。
太清玄門有無形劍器陰陽和合,能在有與無之間輪轉自如,天下間大部分法術神通對于這劍器而言都是虛妄,只需進入無的狀態(tài),便能將之避過去,然后再轉回有的狀態(tài)對敵,當真是神妙無比。
臘月看海
PS:希望喜歡本書的朋友,給我多多投推薦票哦,這會給作者君很大的動力呀,謝謝各位了。